分类:默认分类

63家公募和券商资管出手“抄底” 累计自购额超18亿元同比增长61%

2022-04-27 01:12

    本报记者 周尚伃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纷纷抛出自购旗下产品的计划。截至目前,已有63家公司出手,累计自购额超过18亿元,其中6家公司的自购额均超过1亿元。4月份以来,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自购的金额同比增长229%。

    年内自购额同比增超六成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4月26日,已有63家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对旗下114只基金产品进行了自购,涉及资金18.84亿元,同比增长60.75%。

    其中,公募基金累计自购额达16.36亿元,自购产品主要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FOF基金,自购额分别为5.16亿元、5.75亿元、2.55亿元、1.5亿元。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国泰基金等4家公募基金的自购金额均超1亿元。

    年内自购金额最高的南方基金表示,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加大对主动权益类、被动权益类、FOF等相关产品的自购力度,坚定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将资产配置周期拉长到3年以上。

    今年以来,券商资管纷纷加入自购队伍,已累计自购2.48亿元,自购的产品主要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自购额分别为2500.75万元、1.13亿元、1.1亿元。在自购的券商资管中,华泰资管、长江资管的自购金额均超1亿元。券商资管积极自购的原因,不仅体现出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充满信心外,还体现出对自身主动投资管理的能力充满信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市场波动较大,行情表现低迷,各基金披露的定期报告业绩表现欠佳。在此背景下,基金、券商资管纷纷采取自购操作,主要是为了稳定市场情绪,增强投资人信心。”

    月内自购额同比增229%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中的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25.11%、-26.09%。公募基金、券商资管自购的基金中,有32只股票型基金、33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其中,有27只股票型基金和3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均跑赢同类型产品的收益率中位数。自购产品中,有25只实现正收益,占比22%。

    “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的自购操作并非罕见。在市场震荡的情况下,进行一定规模的自购操作,能够对市场释放更积极的信息。尤其是在市场低迷的行情下,自购行为更易受到市场关注。”陈雳向记者表示。

    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均曾进行自购操作,累计自购金额分别为32.68亿元、28.67亿元、41.52亿元、58.98亿元。

    今年3月份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表示,发挥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

    4月份以来,A股市场震荡加剧,公募基金及券商资管持续加快自购速度、提升自购规模,至今已有17家公司累计自购旗下产品4.61亿元,同比增长229.29%。长江资管、工银瑞信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的月内自购金额均已超过5000万元。

    基金、券商“自购潮”的出现,是否在释放抄底信号?陈雳认为,“机构‘自购潮’的出现,往往被视作市场接近底部的信号之一,但不能完全作为抄底的依据。散户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相比,对股价波动的容忍度更低,抗风险能力也较差,过早在磨底阶段参与交易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建议投资者从宏观经济面及行业基本面出发,进行充分研判,耐心等待明确的右侧信号出现后,再考虑是否参与。”

上一篇:第一创业一季度净利同比大增421.77%

下一篇:中银证券资管总监赵青伟:券商资管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意愿最强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