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年内超20城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认房又认贷”标准 楼市政策仍有调整空间

2023-10-19 19:44

    本报记者 杜雨萌

    10月17日,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优化本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缴存职工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在全国未使用过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或首次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已经结清的,认定为首套住房。

    至此,在此前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全部官宣“认房不用认贷”政策后,上海进一步成为首个实行公积金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的一线城市。

    “作为一线城市,由于购房需求仍较为旺盛,因此,楼市政策的优化力度大小将直接影响市场情绪。”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楼市政策优化整体偏谨慎,故本次进一步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首套认定标准,其带来的信号意义更大,预计对其他核心城市的楼市政策也会起到重要参考借鉴作用。

    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是近两年各地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促进需求释放的主要手段之一。各地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控力度和节奏亦主要取决于当地房地产市场表现及住房公积金使用情况。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10月18日,今年各地已出台的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超220条。其中,已有二十余城对此前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认房又认贷”标准进行了优化。

    陈文静称,整体来看,住房公积金政策的调整有利于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降低首付比例也有利于减轻购房者置业压力,提振购房者置业情绪。同时,各城市住房公积金“商转公”、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和房租、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亦拓展了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有助于盘活住房公积金。总的来说,虽然此类政策力度整体相对有限,但对于热点城市,仍可对购房者置业预期和市场成交的恢复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事实上,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支持政策进入密集发布期,尤其是“认房不用认贷”政策、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调,以及部分城市对于限购政策的调整等,无不为今年房地产市场的“金九银十”销售数据“添砖加瓦”。

    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合计交易量数据在9月份当月转正,环比增长2.8%,实现了连续5个月下降后首次转正。

    “从这些指标数据来看,房地产的优化政策作用是在持续释放,有积极的效应。”但盛来运同时指出,政策的发挥还要有个过程,毕竟房地产总体上处在一个调整阶段,所以后期还是要抓好政策的落实。

    在陈文静看来,短期来看,预计核心一二线城市供求两端政策还将继续优化调整,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望继续保持一定活跃度,且其市场表现或将好于普通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叠加低基数效应,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将有所收窄。再从政策趋势来看,预计一线城市政策调整力度将取决于市场恢复程度,参照近期广州近郊取消限购,北上深未来也有望按照因区施策、因需施策优化限购政策,如取消郊区限购、降低社保年限要求、优化特定面积段住房限购、增加特定人群购房套数等。

(编辑 孙倩)

上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香港金管局签署关于支持中资企业跨境融资和推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的谅解备忘录

下一篇: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9亿元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