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中国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专家:更加关注“开放”和“安全”的平衡

2021-11-05 18:01

    本报记者 刘萌

    “下一步,中国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宗长青11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外商投资促进专题发布会上表示。

    近年来,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2013年,中国首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公布以来。经过多次修订,限制措施从最初的190条,压缩至2020年全国版33条、自贸试验区版30条、自由贸易港版27条,制造业、能源、基础设施、农业、金融等领域对外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

    此前,国家发改委表示正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抓紧制订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计划年底前出台。初步考虑,与2020年版相比,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数量会有所减少,争取做减法。限制措施会更加精准,在管理框架和模式上也将进一步完善。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司长刘小南介绍,在修订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大方向,在把握开放节奏的同时进一步放宽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同时还要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通过更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比2020年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可以看到,自贸试验区版负面清单在管理措施框架和模式上更加详细明确。随着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越来越短,下一步负面清单管理的方向将是对负面清单的每条限制措施做出具体优化,包括解决个别领域准入不准营问题,参照《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解决境外参与主体范围的限制等。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制订要更加关注“开放”和“安全”的平衡。一方面要响应外资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开放;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负面清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这就需要优化管理框架和模式,如借鉴CPTPP中的发达经济体经验,在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方面很少采用严格的数量型限制措施,而是通过公司治理、关联交易、股东资格等外资股权投资方面的一系列机制性规则,实行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等。

    刘向东分析,近年来,我国多次表达扩大对外开放和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决心,“有序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这意味着我国将在电信、医疗、互联网、教育、文化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引导更多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制造和服务业领域。

(编辑 上官梦露)

上一篇: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7834.3亿元

下一篇: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增长0.5%,疫情以来首次转正!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