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海绵保总裁陈明光:保险科技让不可保风险变得可保

2017-06-16 17:03

    本报记者 冷翠华

    人工智能应用开启,场景消费保险充满想象空间,随着保险科技对场景保险的赋能越来越强,过去那些不可保的风险将变成可保风险,并且在未来每一次消费行为的背后,都可能会有一张碎片化的保单。

    在近日由中国保险报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保险大会上,海绵保总裁陈明光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表示,海绵保在通过引入人工智能释放部分人力的同时,简化理赔鉴定等环节,让过去的一些不可保场景变得可保。

    谈创业初衷

    事实上,陈明光是曾经参与创立寿险公司的一名“老保险”人,然而他后来选择离开保险公司并创立了海绵保。

    他表示,在保险公司的10年经历让其发现保险公司存在着很重的IT束缚,需求分析、评估、排期开发均需要很长的时间。而随着互联网+进程加速,消费升级带来了全新场景,涌现出很多新型风险的保障需求。面对这些需求,保险公司的技术部门无法快速开发产品并进行技术对接,市场的需求催生出一批互联网保险科技平台,这也是他选择离开保险公司并创立海绵保的初衷。

    海绵保成立于2015年8月,通过互联网+保险的方式,切入经互联网改造过的“衣、食、住、行、健康、教育、体育、娱乐”等八大场景,为企业各类交易场景提供保险产品+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海绵保已先后获得纽信创投和海尔资本数千万元融资。

    谈科技影响

    复旦大学中国保险科技实验室日前发布的《中国保险科技发展白皮书(2017)》(下称《白皮书》)揭示了十项重点科技,包括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基因检测、可穿戴设备。这些科技在保险业的布局,将会成为保险科技发展的新机遇,驱动互联网保险进入3.0时代。

    陈明光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人工智能带来的场景消费保险充满想象空间。海绵保一直致力于技术的开发和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从最初上线的开放平台、SaaS平台到全新上线的海绵保App,都是用科技将保险产品变得简单、易懂。

    近期,海绵保引入人工智能的开发,希望通过智能投保、理赔顾问,减少重复性的人工工作,释放人力、减少运营成本、提升效率。同时,将人工智能和其他科技相结合,通过在精算、风控等环节的介入,使部分过去不可保、不愿保的风险转化成可保产品,扩大保险的服务范围。

    据介绍,海绵保正在研究希望通过宠物影像识别结合人脸识别的办法,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宠物医疗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虽然宠物医疗险市场需求很大,但由于基因检测费用高、宠物主人对芯片植入的意愿低等原因,该保险市场的推进一直进展不大。“通过面部识别技术的应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将原来的‘不可保’变‘可保’,未来的场景消费保险将充满想象空间。”陈明光表示。

    他认为,在未来的10年里,随着场景的多元化、以及保险科技的开发和应用,场景消费保险将会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保险将与场景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未来每一次消费行为的背后,都将会有一张碎片化的保单,这将成为可能”。陈明光说道。

上一篇:业内:改善健康险盈利状况 须做好健康管理

下一篇:杨明生:中国人寿的科技创新之路要实现“三级跳”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