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上市公司跨界光伏电池需扛住技术更新考验

2023-09-13 00:11

    李春莲

    新的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出现,让市场再度沸腾起来。

    近日,隆基绿能宣布,在接下来5年到6年,BC电池(背接触电池的统称)会是晶硅电池中的绝对主流,公司接下来的产品将逐渐采用BC技术路线。

    不少业内人士将BC路线称为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分水岭。基于此,相关概念股也备受关注。

    但资本市场对于光伏行业技术路线的追捧不是第一次,显然也不是最后一次。去年,不少公司频繁跨界TOPCon电池(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路线,彼时,该路线也因代表行业的先进技术而吸引了诸多公司入局。如今,多数公司还在大举扩张TOPCon电池产能,并信心满满地要替代PERC电池(发射极背面钝化电池)成为市场主流,今年也因此被称为TOPCon电池大规模放量的元年。

    目前业内的共识是,PERC电池产能可能随着TOPCon电池产能的快速扩张而逐步退出,而隆基股份方面则认为BC技术将会逐步取代TOPCon技术。

    众所周知,头部公司往往是行业技术路线的引领者。在光伏领域,持续的研发和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头部公司在光伏技术上的创新,可以持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也意味着行业的追随者以及跨界而来、技术积累薄弱的公司,会成为落后产能洗牌的牺牲者。

    事实上,即便是目前,仍旧有公司宣布跨界布局TOPCon电池。近日,某主业为印刷油墨技术开发、生产与销售的公司,斥资50亿元扩产光伏电池项目。这一转型举措饱受市场质疑。

    而对于跨界的公司而言,考验已经来临,且已经有公司没有经受住考验。

    7月末,乾景园林宣布终止定增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公司本是园林绿化行业企业,去年宣布进军光伏电池等项目,其转型折戟也说明光伏行业确实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壁垒,跨界企业想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领域分一杯羹,并非易事。

    实际上,光伏电池技术路线之争从未停止,随着企业创新力度的加大,技术更新的速度也在加快,对很多企业尤其是跨界而来、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来说,风险也随之增加。

    虽然光伏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持续的增长潜力,但上市公司跨界进入这个领域更需要考虑技术路线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尤其是跟风而来的企业,还停留在前一个技术层面的产品生产,下一个新技术就来了。因此,不管是进行下一步技术研发,还是有意向跨界的企业,在此刻都应该更为审慎,多做技术调研,切忌盲目跟风。

上一篇:光伏电池技术路线更迭加速 新旧产能交替上市公司何去何从?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