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十年技术创新 光伏行业破茧成蝶

2022-08-11 00:54

    本报记者 李春莲 施露

    见习记者 贺王娟

    “大浪淘沙始见金”。十年间,伴随着技术路线不断创新和变革,不少新能源企业从默默无闻成长为行业引领者。其中,光伏行业表现尤甚。

    2013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同时规范补贴电价、补贴年限、以及电费核算等问题。同年8月份,发改委出台《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了0.42元/kWh的分布式电站补贴标准,自此光伏行业迎来政策补贴红利期,迈入高速增长阶段。

    从2013年到2017年间,中国光伏市场全面爆发,硅片、电池片光伏组建产量持续增加,平均年增长率近50%,并且全产业链的技术都开始快速迭代。

    2018年12月份,国内首个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三峡新能源格尔木500MW光伏领跑者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上网电价平均为0.316元/kWh,比当地煤电标杆电价(0.3247元/kWh)低将近1分钱,这也是光伏电价第一次低于燃煤发电标杆电价。

    2019年,美国宣布将中国光伏的反倾销反补贴税率从最高238%下调至4%。至此,中西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告一段落。中国光伏企业再次重回欧美市场,并争取到比2012年时更高的市场份额,世界光伏产业正式进入“中国时代”。

    硅料制备环节是光伏产业链的起点,这一环节主要是将工业硅提纯为太阳能级多晶硅料,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全球已形成硅料产能大多集中于中国,中国企业早已掌握核心技术的竞争格局。2015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已达到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彻底改变了过去太阳能级硅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2021年,我国多晶硅实现年产量50.5万吨,同比增长27.5%,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0%,成为世界多晶硅的主要生产国。

    此外,中国是光伏组件最主要的出口国家之一。2021年,中国出口组件总量达88.8GW,同比增长35.3%。由此可见,中国光伏产业链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国家开始对光伏行业实施补贴退坡机制。2021年起,国家对于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工商业用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2022年,光伏进入全面无补贴时代。短期来看,补贴退坡会对行业内大部分中小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反而倒逼企业寻求开展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进而促进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如果说光伏是零碳产业的“火车头”,那么光伏新科技就是“第一能源”。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称,“过去,制约光伏发电大范围推广的主要因素是度电成本过高,而伴随着‘平价上网’的逐步实现,光伏度电成本从2010年的2.47元/度下降至2020年的0.37元/度,下降幅度达85%,成本制约因素逐步消失。”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分析师王学雷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十年,我国新能源企业在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等领域取得了明显的突破,拥有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制造商和最大的硅片、电池片、组件一体化企业,在光伏领域诞生了一大批优质企业。

上一篇:能源博弈拉动海外煤价大涨 国内持续加码煤炭供应价格平稳

下一篇:中国新能源行业十年华丽蜕变 创新改革风头正劲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