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制造业迎绿色标准快速发展年 家电巨头已提前布局

2019-11-01 19:51

    本报记者 贾丽

    近日,工信部发布消息显示,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公示了首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2018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完成试点工作的企业陆续进行了验收,共有61家试点企业通过验收,其中长虹、美的、京东方等8家电器电子类企业入选。

    据了解,实际上,已有多家制造业巨头提前布局,在产业链上改造,建立起绿色产业链,相关产业链还在完善中。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鲁建国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起草绿色家电系列标准,在今年己陆续对相关标准进行发布和实施,今后5年将是绿色标准的快速发展年。明年将有更细的产品执行绿色标准出台,5年后会将全面普及,深入到各产业链,目前一些家电巨头已提前布局。”

    绿色标准全面普及尚需5年时间

    制造业的绿色标准在不断健全之中,近年来,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

    早在2014年,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组织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函〔2014〕308号)》,先后确立两批共99家绿色(生态)设计试点企业。

    2016年,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工信部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领域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逐步完善节能减排工作体系。

    产业研究智库相关人士认为:“近年来,工业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能效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我国工业领域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继续提升,产业链接循环化深入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有望继续快速增长。我国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总体有望提升,各地龙头起到带动作用,但部分地区和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仍需努力。部分地区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资源性产业和高载能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短期难以改变。”

    鲁建国表示:“随着标准的持续推进,绿色制造政策体系将在未来几年全面完善。企业以高效、清洁、低碳、循环为特征的绿色制造体系将加快构建。近年来,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而企业也加快绿色产业链改造和布局力度。预计未来5年绿色标准将在制造业全面普及。”

    家电巨头加快布局绿色供应链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绿色产业链、节能环保产业等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全面发展。

    部分家电巨头已打造绿色供应链管理,并将其在家电主业以及上下游产业全面落地。在即将上市的新款家电中,绿色、节能、能效比等,和以往产品相比也再有提升。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未来整个服务都在向智能化方向转变,格力打造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是开放式,将引入更多合作伙伴。

    格力电器总裁助理文辉透露,格力已经建立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应用解决方案的核心智能绿色工厂,通过“工业互联+能源互联”模式,智能绿色工厂为制造业提供降本、降耗、提质、增效的自动化绿色生产方案。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绿色供应链的企业,长虹早已形成从研发设计、采购、制造、销售到回收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纵向延伸了废旧塑料、印制板、屏、荧光灯等深加工业务,横向拓展了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综合危废处置、锂电池循环利用等环保业务。

    同时,长虹系对旗下子公司产业链进行了全面改造,长虹电源公司近年来投资了3000余万元,建成了废水处理系统、专业的回用水处理系统。

    长虹华意旗下的加西贝拉每年以2000万台的高效压缩机的节能计算,为全社会省下的电力就相当于2个新安江水电站的发电量。

    长虹格润实现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近200万套/件,由此实现铜、铁、铝等金属提取近1500吨,相当于为国家节省了一座600百万吨规模矿山的开采所造成的资源损耗,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炭1万吨,节约用水280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820吨。

    同时,长虹在彩电上采用了新型光学组件,还运用长虹独创的节能调光算法,在提升电视画质的同时,降低功耗,是一级能效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耗能最低。

    长虹内部高层人士透露:“长虹一直推动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未来将持续全力打造绿色高效智慧家电产品,走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形成高质量的全链条绿色供给,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编辑 才山丹)

上一篇:猎聘:互联网、房地产人才供需坐头两把交椅 物联网三季度人才需求同比增约27%

下一篇:TCL张少勇:加快结构转型 力拓大屏市场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