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国资委半个月内三次部署“创一流”工作

2023-03-16 00:50

    本报记者 杜雨萌

    国有企业“创一流”工作正从“单兵突进”走向“系统集成”。

    自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以下简称“国资委”)确定首批11家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后,2022年,国资委同步推进的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也于近期逐渐揭开面纱。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在近日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就包括前述11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中的航天科技集团三家下属公司,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五院、八院。从这份尚未公开发布的名单上看,此次除了首次扩容地方国企外,多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也已确定入围。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既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重要目标,也响应了中国式现代化对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创一流”步入新阶段

    今年年初,国资委在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时着重强调要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3月份,国资委又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三次提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朱昌明坦言,目前来看,虽然国有企业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国有企业存在诸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效益效率不高、全球资源配置整合能力不强、核心功能发挥不突显等共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国资委在现阶段推进“创一流”工作中更强调要加快培育行业产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原因。

    从此次“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来看,显然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即在国资委确定的207家示范企业名单中,仅7家地方国企位列“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中,其余200家均被划分至“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表示,综合来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仅要在总体规模效益上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也要在细分行业或专精特新领域内探索世界一流水平。

    多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入选

    从此次流传出的名单来看,无论是“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还是“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均能看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身影。

    比如,在7家地方国企“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中包括上汽集团、万华化学和京东方。中国建材集团所属的中国巨石和中复神鹰两家上市公司,也已正式入选200家“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还有中国核电、中国中免、一拖股份等一大批上市公司入围。

    在朱昌明看来,上市公司具有相对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也具有未上市企业所不具备的多种融资途径,可以凭其规范运营、资本实力、融资便利,实现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双轮驱动。

    日前,国资委在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时强调,国有企业要突出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一手抓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一手抓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推进新型工业化。

    “总的来说,通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可以形成一个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良性竞争氛围,以发挥示范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这才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最大意义。”为此,朱昌明建议,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双示范”行动应成为动态优化、持续调整的行动,即符合要求的企业考虑扩围,反之则相应淘汰,确保真正优秀的企业能脱颖而出。

上一篇:稳就业政策落地显效 企业招工“春意”浓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