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新供给经济学派研讨“双循环” 建言新发展格局实现路径

2021-06-27 18:10

    本报记者 左永刚

    6月26日,一场以“双循环”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来自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学者展开热烈讨论。

    目前,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经确立,对于如何理解新发展格局,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与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预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薇合著出版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书,进行了详细阐述。贾康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就已经是一个“双循环”状态,但现在指导方针的新意在于“以内循环为主体”。

    贾康指出,“以内循环为主体”与此前一直反复强调“稳中求进、扩大内需”的方针是一脉相承的。“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提出,是基于前期实践,形成有关双循环所有政策的进一步优化组合。在政策贯彻实施过程中,侧重于扩大消费和投资内需而形成双循环,是当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合理抉择。

    “但强调‘以内循环为主体’,绝不意味着忽视、看轻‘外循环’,继续做好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内外循环相互促进,实现新发展格局。”贾康表示。

    谈到如何打造新发展格局,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认为,关于“内循环”层面,我国需要理顺和优化居民收入分配,关键是土地、住宅等要素进行城乡统一市场化改革,农民得到财产性收入,扩大消费支出空间。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建议通过打造“新四化”作为引擎,即推动要素市场化、全面数字化、民生富裕化、全球一体化,从而驱动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姚东旭认为,贸易可以带动国内相关市场的形成,因为它既会向外延伸,又会向周边的其他行业辐射。同时贸易会带来外国资本的流入,有更多可供挖掘的资源,最终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姚东旭表示,我国需要释放国内市场或者把“内循环”放在一个更为突出的位置。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说,在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财税环境等层面,市场主体需要更加市场化和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环境。

(编辑 崔漫)

上一篇:长江商学院投资者情绪报告:约65.8%受访者看涨A股

下一篇:新供给经济学派建言增加转型金融供给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