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资产慌恐将被改写

2016-01-06 19:39

    股市暴跌,楼市低迷,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覆辙,成为下一个失去的十年。

     今天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现报6.7170,日内最大跌至6.7241,跌约770点。在岸人民币(CNY)兑美元跌破6.56关口,日内最大跌至6.5619,最大跌幅扩大至466点。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314,较上个发布日(1月5日)6.5169,调降145个基点,为201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已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下调。
  实际上, 12月4日中国公布了不如预期的PMI数据,12月官方PMI录得49.7,低于预期,连续5个月处于景气线之下。导致人民币暴跌,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下跌0.62%,报6.5338,创201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1月4日晚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亦大幅下跌0.85%,至6.6291,再创2011年年初以来新低。
  经济下滑压力巨大,人民币暴跌,央行陷入了两难境地。如何把控货币政策,也就是央行口中的适度货币政策成为了一个难题,实际上何为适度,笔者一直存有疑虑。因为没有一个参照系没有一个对比,怎样操作都是央行说了算。一个月调准一次也是适度,两个月左右降准降息也是适度。
   本币贬值,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是央行刻意引导还是市场自行调节,还是市场看空中国经济,都会导致资本外流,中国概莫能外,根据商业银行结售汇和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数据,8月份资本流出可能高达1140-1784亿美元,1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1月外汇储备降至34383亿美元,比10月的35255亿美元下降872亿美元。如果从高峰时期算起,2014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逼近4万亿美元。仅仅1年多时间,中国外储就减少了近6600亿美元,相当于市场损失了40000亿元人民币流动性,央行5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大约在3万亿元,其他公开操作释放流动性难以统计,大概会有10000亿元,因此央行释放流动性仅仅只能弥补外储减少的流动性的损失,在经济下滑趋势下,央行并没有实施额外的货币宽松。
    日前中国央行(PBOC)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在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轨的过程中,在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环境下,应逐步弱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力度和频率的决策应该以短期利率稳定在合理水平为前提降准等数量工具的使用还需要考虑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如果降准力度过大或过于频繁,会导致境内短期利率过度下行,因此可能加剧资本外流,使得本来希望看到的通过降准提高货币乘数、扩大流动性的效果被对冲,马骏可能已经注意到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也可能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更加保守。现在人民币连续走低,资本外逃应该较为明显,至于未来人民币走势市场分歧明显,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鲁政委据记者专访时预测,2016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将会贬值15%,达到7.3左右,那么16年资本外逃将更加严峻。央行如何对冲流动性成为笔者关注的焦点。
   笔者曾经认为12月25日附近是降准重要时间窗口,但央行已经失约,本月4日,中国股市出现暴跌,两度触及熔断机制,导致两市1400家股票跌停,沪指报3296.26点,跌242.92点,跌6.86%;深指报11626.04点,跌1038.85点,跌8.20%;创业板报2491.24点,跌222.81点,跌8.21%,央行也没有多大表示,只是在周二重启逆回购,央行昨日早间公告,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00亿元7天逆回购,利率持平于2.25%,该操作量创下了去年9月份以来的单日新高。放量逆回购意味着降准预期大大降低,说明央行货币政策更加趋于保守。这也符合央行马骏观点。
 针对本次暴跌,市场解读原因各异,但实际上是诸多利空合力打击的结果,市场也有观点认为是人民币暴跌拖累股指暴跌,也有人认为是经济数据不如预期导致股市大跌进而拖累汇率暴跌,这就有点像争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况味,但不管如何,汇率与股市走势存在高度关联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世界经验来看,本币贬值将会导致国内风险资产价格下挫。
   在人民币贬值氛围下,加大宽松力度,使用数量工具或加剧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从而导致人民币进一步走软甚至大跌,不仅汇率出现巨大波动,反而出现资本大量外逃,不仅不会增加市场流动性,反而导致流动性进一步趋紧。本币贬值也会导致国际资本抛售国内资产,从而引发价格下跌。
  近段时间,央行一直在主导人民币国际化,利用入蓝机遇,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同时也在维护利率大致稳定,但从效果来看,并不显著,中国货币政策陷入了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大致稳定的汇率,但资本自由流动下,汇率稳定难度不小,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只能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从资本流动看,11月份丧失了872亿美元,12月数据没有公布,但笔者预期不会低于11月份,两个月就损失了1700余亿美元流动性,相当于11000亿元人民币,理论上需要降准大约100个基点才能对冲流动性损失,但央行仅仅通过逆回购注入不算充足的流动性,从而推迟了降准时机。结合马骏观点,笔者认为央行在稳定汇率和提供充足流动性之间权衡以后,选择了稳定汇率而不是选择降准提供足额流动性。
  因此笔者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再是适度,而是倾向于适度从紧,因此市场盛行的流动性泛滥下资产慌有可能被改写。16年中国股市在新股大跃进和大股东减持背景下走势将更加难以预测。
   股市走势难以判断还在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去杠杆去产能降成本都需要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一个较低的利率市场氛围,但上文已经提到央行货币政策有可能趋于保守,对货币宽松有一个重新认识,90年代日本进入了失去的十年,股市楼市泡沫相机破灭,到现在依然深陷泥潭难以自拔,市场很多人士开始反思日本的没落不在于广场协议下的日元升值,而在于日本央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笔者希望中国央行不要重蹈日本覆辙,成为下一个失去十年的中国。

 

上一篇:16年中国股市取决于两个问题

下一篇:再次探底几率十分之大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