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IPO最忌讳一关就“渴死',一放就"淹死”

2015-07-21 08:03

IPO最忌讳一关就“渴死',一放就"淹死” 
IPO最忌讳一关就“渴死',一放就"淹死”。
本轮股市暴跌幅度远超预期,暴跌的斜率也远超预期,短短时间各大股指跌幅超过30%,个股跌幅在50%以上比比皆是,中国金融市场面临巨大风险,如果任由股市继续暴跌,风险有可能从股市向银行信托券商蔓延,为此中国政府出台了众多救市政策,其中就有暂停新股,国务院召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国资委及主要央企负责人开会,就近期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商讨解决方案,稳定金融市场。会议上国务院决定暂停新股发行。
随着国家强力救市政策出台,中国股市开始企稳回升,一连三天大涨,众多个股连续涨停,短期涨幅已经高达30-50%,投资者信心已经得到部分恢复,市场化改革是中国股市未来主要方向,减少管制或者减少管制时间是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特点,因此尽快退出临时管制措施已经是当务之急,其中较为急迫的就是还市场本来面目,回归市场本性,让严重扭曲的市场机制尽快回复。
面对市场暴跌,金融危机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刻,每一个国家都会出台临时调控措施,拯救危机的金融市场,但是救市措施都是暂时的,包括IPO暂停,一旦市场企稳,就应该及时退出临时性政策,让市场回归市场,何况中国股市面临积极繁重的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大支持。确实实体经济和金融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要多举措服务实体经济,千方百计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化解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现状,尤其是在中国目前经济环境之下,经济复苏难言乐观,更需要资本市场提供一定的支持力度,同时经济转型企业转型国企改革,也亟待资本市场提供资金服务。因此较长时间IPO暂停是不切实际的。

据证监会网站3日消息,截至2015年7月2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07家,其中,已过会38家,未过会56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63家,中止审查企业6家。后市资本市场面临极其繁重的IPO任务,暂停时间越长,堰塞湖积累越大,后市IPO任务就越重。一旦重启可能又是新的一轮剧烈扩容,又是新的一轮无底线圈钱,因为IPO堰塞湖不可能长期存在,总是要化解的。
笔者觉得IPO 作为资本市场不可能不进行的一件事情 ,从理论上来讲,新股发行与股市走势并不存在决然割裂关系,甚至是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新股为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标的,但是对市场资金有一定抽离作用,既算不上利好也算不上利空,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3日回应表示企业通过IPO募集资本金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也是一句实话,没有融资功能资本市场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另一个方面张晓军没有提到,资本市场失去投资功能同样失去存在的意义,但是到了中国IPO就成为一件调控股市走势的重要手段,实在令人遗憾。
因此我们要反思新股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一些错误思潮,那就是不能竭泽而渔,新股扩容必须有一个度,六月份的暴跌,虽然因素众多,但与新股因素不无关系,从6月份两批50余家新股看,冻结资金高达11万亿元,融资近1000亿元,每个交易日超过两家新股,放在那个市场都是无法承载之重,市场出现调整都是十分正常的,不调整是不正常的。即使市场出现调整,证监会依然义无反顾的启动28家新股申购,已经到了完全无视市场的地步,市场出现暴跌是十分正常的。回顾历史,那一次暴跌,那一次长熊不是竭泽而渔IPO的结果。
从对市场影响来说,股指涨得越高,投资者对IPO越敏感,重启IPO对市场的冲击也越大,对投资者利益影响也越大,因为这预示政策已经出现逆转,是调控股市走势甚至是打击股市泡沫的一种政策信号,因此在相对低位重启,对市场冲击较小。
因此笔者虽然建议尽快重启IPO并不是希望证监会进行新的一轮无底线扩容,进行新的一轮竭泽而渔融资,而是对IPO进行适当控制,对IPO进行科学规划,就像14年下半年的做法,庄重承诺每个月均衡发行10家股票,这是14下半年牛市开启的重要原因,因为投资者已经没有后顾之忧,已经有了明确预期,要说本轮牛市是改革牛,那么新股改革是重要原因。
现在成交远比14年下半年要大,投资者信心要比14下半年高涨,市场承接力要比14年下半年强大,IPO规模和节奏可以比14年下半年大一点快一点,但是节奏快一点并不代表可以每个月发行50余家,规模大一点并不是每一个月可以发行两家超级大盘股外加40多家中小盘股,笔者建议是每个月发行15-20家新股,每个月安排一家大盘股。融资规模不超过200亿元。我想这样的规模投资者是可以接受的,市场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证监会能找到一个发行人投资者都能长期接受的均衡IPO计划,而不是一轮扩容一轮暂停,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种进步,我想长期稳定发行要比停停发发要好。
为什么需要监管层调控IPO节奏与规模,因为中国股市没有形成市场调节机制,只要证监会放行,发行人是根本不会等候所谓的放行时机,一旦得到批文,根本不管市场情形如何,一律会连夜安排新股申购发行,以本轮最后28家新股为例,尽管市场已经跌得面目全非,但如果没有管理层叫停发行,28家新股一定是不顾市场的感受,会义无反顾的安排新股申购。因此适当的控制IPO节奏与规模是不可或缺的。
科学发展是中国政府所提倡的,为什么IPO就不能按照国情,科学合理的安排呢?
请证监会三思!请肖钢主席三思!

上一篇:股指有望站上20日线

下一篇:股指继续反弹 看好低估值板块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