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沪指创一年来最大月涨幅 行情向纵深发展

2010-07-31 01:09

 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受获利盘抛压小幅低开,随后展开低位震荡。午后部分资金强势进场,有色、地产企稳回升,带动大盘震荡上攻,沪指最终以微跌0.4%结束收官战。但回顾整个7月,沪指从2319点拔地而起,单月大涨9.97%,月涨幅创下一年来的新高,短期强势反弹特征显露无遗。

  板块方面,智能电网、物联网、电子信息等板块位列月涨幅榜前列,其中智能电网板块大涨25.69%,位列涨幅榜首位。

  分析人士表示,本月大盘触底上攻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增速放缓后对政策面放松的乐观预期,属于估值修复意义上的反弹。在政策预期没有显著变化前,市场赚钱效应和乐观情绪仍将推动股指震荡向上,反弹短期内未见停止迹象。但随着反弹逐步进入“深水区”,估值修复空间越来越小,震荡幅度将逐步加大,大盘将静待政策风向标的逐渐明朗,再选择下一步走向。

  广发证券(行情资讯)分析师余晓宜表示,本轮市场反弹属于投资情绪好转带动的估值修复,估值修复带动的合理反弹点位为2700点。后续大盘能否持续走强,将取决于新兴产业振兴计划对投资额度的影响、结构转型相关措施的推进力度以及CPI实际涨幅与预期差异。

  国海证券分析师马金良指出,三大动因短期内将支撑A股进一步反弹。一是当前市场估值、AH溢价、公募基金仓位都接近历史低点,市场具备一定的反弹动力。二是基金股票仓位处于历史地位,市场反弹具备条件。三是M2增速接近央行目标,市场流动性阶段宽松。但目前市场缺乏流动性以及企业盈利等基本面持续性的趋势支持,大盘短期难以有效重回3000点上方。

  马金良说,从宏观经济层面看,经济增速放缓已成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出口滑落不可避免;流动性紧缩政策虽然告一段落,阶段性可能略微宽松,但总体上的低利率和控制货币超量发行仍将是常态;中报业绩虽然较好,但与去年基数较低不无相关,随着经济增速下滑成为定势,上市公司每股收益高位回落不可避免。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则表示,目前属于反弹的第二阶段,虽然短期可能遭遇一定的震荡、反复,但是金融、地产的中流砥柱作用依然将维持反弹的趋势和信心,从而使得行情在板块轮换和投资者的忧郁疑惑中持续。

  在板块选择上,张忆东建议,个股流动性好、跌幅较大的制造业、周期性行业的“老蓝筹”,及受益于转型政策刺激的“新成长股”都有望持续反弹。上海证券报

  政策方向明朗本轮反弹动力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内经济“保增长,调结构”的背景下,经济下半年增速虽然有可能出现减缓,但仍属于可控范围,整体增长的趋势不会发生转变。当然,由于物价上行压力难言减轻,CPI涨幅仍有继续上行并于9、10月份达到月度新高的可能,为此三季度政策面的变化仍需要关注

  7月走势完美收官,A股市场走出漂亮的红七月行情,上证指数重回2600点整数关口之上,日均成交量由6月的697.13增加到7月的809.93亿元,月成交额达到17819亿元,较6月份增长34.53%。

  从昨日盘面看,行情走至2650点之上,市场前期获利盘压力渐增,特别是盘中的一度大幅下挫引发投资者的担心,多空双方的争论进一步加剧。空方认为,A股经过7月的反弹,在8月份出现冲高回落的概率极大,而K线组合上有可能形成“7上8下”的冲高回落走势;多方认为,在目前基本面与资金面的市场条件下,沪综指在有效突破60日均线后,通过反复震荡和消化,才能有效盘出中期均线系统的束缚,大盘才有希望展开一波真正意义的中级行情。那么,本轮行情是反弹还是反转,行情的基础是否稳固?

  经济放缓可控政策方向明朗

  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抓好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这反映了政府保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始终坚定不移。

  今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季度GDP同比增速在连续四个季度持续回升后首次开始回落,显示二季度经济呈现出减速调整的运行态势。华泰证券认为,这种减速调整从原因看既有外部因素的冲击,也有其自身内部调整的要求。从下半年来看,预计这种调整之势仍将延续。

  细分到月的多项数据,显示出经济增速远低于市场预期。正处于用电旺季的6月份发电量增长率较5月份减少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较5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比5月份下降了5.8个百分点,同样低于预期。

  与经济走势相反的是近期A股市场的反复上涨,其实,这正是投资者对政府调控经济有充分信心的表现,同时也是对未来政策将趋暖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南京证券认为,主要两方面因素引发近期A股的快速上涨:

  一是政策及时应对,从而缓解了市场对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虽然近期货币政策并没有出现实质性放松,但国家正通过区域政策以及产业政策调整对冲投资放缓的影响。如当市场对房地产投资萎缩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时,保障房建设超出预期;当四万亿基建投资接近尾声,西部大开发又“旧事重提”;当汽车产销量开始不断下滑时,节能汽车补贴也适时出台。这些举措虽没有“四万亿”投资计划刺激效应那么立竿见影,但其缓冲目的十分明显。

  其二,随着经济增长由防过热过渡到稳定增速的阶段,货币政策也将由紧缩逐步回归中性。历史经验显示,A股市场更多体现出对货币政策周期的敏感性。政策松动预期是本轮反弹行情的最主要支撑因素,而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在强化这一预期。

  华泰证券表示,随着经济的减速调整,虽然政策渐进回归的基调并未有实质性改变,但在节奏上已经有所放缓,在二季度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措施之后,目前正处于政策实施的观察期。从三季度来看,由于物价上行压力难言减轻,CPI涨幅仍有继续上行并于9、10月份达到月度新高的可能,为此三季度政策面的变化仍需要关注。

  货币环境宽松流动性全面缓解

  7月初以来,货币市场流动性宽松。央行1年期票据发行利率为2.0929%,已经连续7期持平;3年期票据发行利率为2.65%,较上期下降0.03%;央行同业拆借利率从6月25日最高3.1499%持续下降到1.8014%附近,显示自6月底以来,各大银行度过了半年度各项指标的考核,及农行申购结束,释放大量流动性。

  从同业银行净拆借情况看出,市场资金大户国有商业银行已经从6月份的净拆入状态,转为净拆出,目前净拆出约150亿元,处于上半年以来均值水平以下,反映现在资金市场比较宽松。

  虽然,最近两周央行实施了一定额度的净回笼,但分析人士指出,经过连续8周累计9570亿元的净投放,5、6月期间发生的资金旱情已得到全面缓解,为避免流动性再度由适度宽松转为泛滥,央行有必要继续适当回收部分流动性。

  基金仓位降至较低水平

  补仓有利行情向纵深发展

  今年二季度基金整体仓位下降。封闭式基金的平均仓位从上季度的74.01%缩减至本季度的73.17%,下降了0.84个百分点。考虑到股票市值下跌会导致基金股票仓位被动降低,海通证券推算出2季度封闭式基金被动减仓5.44%,而主动增仓幅度大约为4.60%。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其平均股票仓位由上季度的82.36%大幅缩减至本季度的73.18%,下跌了9.18个百分点,同样可以推算出股票混合型开放式老基金被动减仓4.21%,主动减仓幅度大约为4.97%。QDII基金由于海外市场2季度震荡下跌,股票资产减少了75.33亿,平均股票仓位从75.58%下降至72.61%,仓位缩水2.97%。本期股混开放式新基金平均仓位较低。

  股票仓位向中低端偏移,中等仓位基金占比最多。从本季度末公布季报的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来看,股票仓位主要向中低端偏移。仓位在80%以上的基金数量显著减少,低仓位(仓位小于60%)和中低仓位(仓位在60%—70%)基金占比激增。其中,高仓位(仓位在90%以上)基金占比相对于1季度减少了62.90%,中高仓位(仓位在80%—90%)的基金数量较上期减少了53.24%,幅度较大;中低仓位基金占比增加了96.49个百分点,低仓位基金占比相对于上季度增加了213.64%。可以看出股票混合型基金在2季度受到股票市值下跌以及基金主动减仓的影响,平均仓位有较大幅降低,股票仓位分布向中低端移动,近六成基金仓位维持在60%—80%之间。

  二季度基金对医药、食品饮料、批发零售等消费类行业进行了较多关注,持有比例有所上升,同时,对金融、金属非金属、采掘业、地产等周期性行业进行了减持。基金对行业的增减持变化与行业当季度表现具有较明显的关联,顺势而为的操作比较明显。

  由于二季度内基金大比例减仓,基金的资金增量空间明显上升,约2673亿元的资金大概占到基金净值的18%,与上一季度9%的水平相比提高了一倍。回顾历史各个季度基金资金增量空间水平,二季度末虽然与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仍具一定差距,但与前两个季度相比,目前基金又具备了较大的增仓空间。

  各路资金开始涌入

  做多机构日渐增长

  上周末中国人保增仓高仓位的股票型基金,而27日、28日两天,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大举进场“扫货”指数基金。昨天,中小型保险公司开始购买偏股型基金。

  东北证券认为,目前保险资金进场意愿强烈,本周二,中国人寿要求增仓股票及基金100亿元,当天加仓基金就达30亿元,这是中国人寿继5月中旬动用200亿资金大胆入市后的又一个大动作。而此次的加仓行为更是有市场“风向标”的意义,因为市场在经历了连续3个多月的下跌后,安全边际大为提高,此时做多的收益明显高于风险。

  7月初,社保基金从境内10家管理人中选定了包括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国泰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管理人,分别给予数量不等的资金加仓。全国社保基金新增约30亿元资金入市,据悉这部分资金在到达各基金公司账户的次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立即入市,目前这笔资金早已完成建仓。

  随着各路资金的疯涌入场,市场成交额出现稳步增长。上证指数成交额由6月底的不中500亿元,逐步增加到7月12日的829亿元,至本周最高单日成交额达到1331亿元,这一近三个月以来的最高单日成交额出现在本周四7月29日。从市场量能分布来看,最低迷的是在6月底7月初,此时市场面临银行中期考核和农业银行发行的双重压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资金面已大为改善,市场走势表现出了价量齐升的小牛特征。随着股指的持续上扬,赚钱效应将吸引场外资金持续流入。

  半年报助推走势

  估值修复是反弹动力

  半年报业绩大增成为7月以来A股反弹的重要原因。除去已经披露半年报公司,申万22个行业中有84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中期业绩预告。690家实现同比实现正增长,占比81.75%,其中,31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占比59.36%;154家同比负增长,占比18.25%,半年报业绩增长明显。在经过上半年的持续下跌后,金融、地产、建材、采掘等行业的估值水平已经降到了一个很低的位置(虽然不是历史最低,但与历史平均估值相比已经初现了低估)。半年报业绩的预增,则会在当期的股价水平上进一步拉低其估值水平,估值修复行情也就存在着内在的动力。

  长江证券认为,自2007年以来的4次中期报告披露期间,A股市场半年报行情显露无疑,而这种超额收益体现得最明显的阶段是在7月份。而在进入到8月份之后,随着预期的逐步兑现,超额收益的获取并不如7月那么明显。而在绝对收益上,在2007年以来的4个7月中,大盘均实现了上涨。即使是在熊市漫漫的2008年,7月在半年报行情的催化下还是实现了1.45%的上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2010年的7月中,涨幅最大的行业基本上是同比增长较大的行业,典型的是房地产、采掘和交运设备三个行业。这三个行业的在7月份的市场表现排名分别为1、2、4。

  总之,在国内经济“保增长,调结构”的背景下,经济下半年增速虽然有可能出现减缓,但整体增长的趋势是不会发生转变的,如果未来经济出现超预期下滑,政策方面将会出现更为灵活的调控指引。那么,资本市场将面临是逐步宽松的政策环境,短期市场由于前期快速上涨,累积了一部分空方能量,不排除有回落整理的可能,但行情的趋势已经明朗。证券日报

上一篇:期指兵临2800点关口 53亿资金拥五大行业攻关

下一篇:主力剑指三板块 银行地产煤炭石油7月吸金94亿元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