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重磅放送!9位专家给2019年“收关月”一揽子金融、经济数据“估分”,提前勾勒2019年“成绩单”!

2020-01-06 21:57

    本报记者 刘琪

    从本周开始,即将有2019年最重磅一波数据来袭——12月份的社融规模、CPI、PPI、投资数据、外贸数据……为2019年划上圆满的句号。同时,随着这些数据的出炉,2019年我国金融发展、经济发展的全貌也将浮出水面。

    在正式数据出炉前,多家机构对这些数据进行了预测。证事听君也按照以往惯例邀请了9位专家朋友作出最全、最详尽的一揽子金融数据大预测,提前为各位“解解馋”。

    预计新增信贷规模约1.2万亿元

    总体来看,专家及机构普遍预计2019年12月份的新增信贷规模约1.2万亿元;新增社融规模预计在1.6万亿元至1.8万亿元区间,均值约1.7万亿元。专家认为,2019年12月末人民币信贷余额、社融存量增速有望保持稳定,这体现了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的决心,而结构优化则主要表现在金融资源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2019年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或在1.2万亿元左右,较上月回落约2000亿元。”王青指出,这主要受年末居民和企业贷款季节性走低影响,但是这一数据仍将比上年同期多增逾千亿元。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估计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将延续2019年8月份以来的同比多增局面;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较为平稳,新增居民房贷规模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化不会太大。

    昆仑健康保险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预计2019年12月份新增信贷1.2万亿元以上。每逢岁末年初,叠加季末MPA考核,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应该较紧。但在逆周期调节指引下,政策层对流动性“百般呵护”。前不久又迎来了“降准”,有如及时雨,银行资金量较为充足,不太存在“惜贷”现象。

    另一方面,从政策指引上来看,去年以来不断提出化解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如今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新年开门红的降准,央行的表述是“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可以看出,现阶段银行体系信贷力量不容小觑。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2019年1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约在1.1万亿元至1.2万亿元之间。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支撑:一是在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预计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望进一步改善;二是春节将近,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预计有一定支撑;三是房地产销售数据较为平稳,预计居民房贷规模有一定支撑。

    预计新增社融约1.7万亿元

    昆仑健康保险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预计2019年新增社融1.8万亿元。对于债务型融资,此前一直积极提倡发展直接融资。从今年的政策取向来看,大概会发展为“财政稳经济、货币稳债务”,因此,国债和地方政府债有望进一步提升。相应地,对于政府杠杆的容忍度也会适度放宽。

    对于非标融资而言,“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两项在资管新规的约束下,此前经历了一个大幅缩减的局面。近几个月已经相对稳定,不排除未来阶段性放松的可能性。综合来看,去年四季度以来,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平稳健康的态势。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预计2019年12月份社融数据在1.6万亿元至1.62万亿元之间。一是新增信贷有一定支撑;二是表外融资收缩幅度进一步收窄;三是12月地方政府专项债仍未发行,预计社融增量可能小幅下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去年12月份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小幅下行,无新增专项债发行,叠加人民币贷款规模较上月小幅回落,估计当月新增社融将在1.7万亿元上下,与上月基本持平或微降,较上年同期则将多增近千亿元。2019年12月份社融的一个主要支撑因素是年末贷款核销规模将显著加大至2700亿元左右,较前一个月多增约2000亿元。此外,当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融资规模仍将负增,但幅度大概率将延续缓和势头,反映当前金融严监管对实体经济带来的信用收缩效应正在逐步弱化。

    机构预测CPI增幅均值为4.5%

    1月9日,统计局将发布2019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目前已有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华泰证券等7家机构对此进行了前瞻。据证事听君统计,机构预测2019年12月份CPI同比增长最小值为4.2%,最大值为4.8%,预测增幅均值为4.5%;而PPI同比增长最小值为-2.1%,最大值为0.76%,预测均值为同比增长-0.37%。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预计2019年12月份CPI环比走平,同比增长4.5%。去年12月份猪肉CPI同比涨幅较11月份有所回落。预计2019年通胀中枢为2.9%。由于2020年春节时点较早在1月下旬,2020年1月份春节前后,猪肉价格环比可能重新上涨,CPI同比短期继续上行压力仍然存在。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仍是稳增长,适度提高CPI波动容忍度;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可能将CPI目标值上调至3.5%左右,而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略宽松。

    预计去年12月份PPI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0.4%。去年12月份原油、黑色、有色、化工行业价格环比普遍强于去年11月份,与去年11月份工业生产数据中反映的部分工业原料产量出现扩张的迹象相映证。未来一至两个季度,PPI环比需重点关注基建等政策刺激投放节奏。中性预计今年PPI中枢为-0.3%左右,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倒逼基建等需求侧政策刺激从2020年初开始较早投放,2020年一季度PPI同比有望由负转正,2020全年PPI中枢可能接近1%。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黄文涛:预计去年12月份猪肉CPI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100%以下。去年12月份鲜菜价格环比回升较快,预计同比增速或回升。综合看,预计去年12月份食品CPI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非食品价格方面,发改委在去年12月份上调成品油价格,拉动CPI非食品分项同比增速回升。综合食品与非食品项,预计去年12月CPI增速平稳运行。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消费品方面,虽然去年12月份猪价中枢显著低于同年11月份,但鲜菜价格环比大幅上涨,成品油价格同比涨幅也高于上月。总体来看,CPI同比可能与上月持平于4.5%。工业品方面,去年12月中上旬钢材价格、有色金属价格均有所提高,加之同比基数大幅走低,PPI同比可能回升至-0.4%左右。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当前宏观环境景气得到一定修复,但内外需仍然存在一定的制约,因此整体回暖进程或将比较缓慢。因此短期积极因素增多,一季度政策开门红更加值得期待。

    预计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均值5.4%

    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六稳”政策逐步落地,去库存化放缓、外需逐步企稳、内需回落放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短板领域的投资不断发力。从去年前11个月的数据可以看出,民生、环保、交通等短板领域投资不断增强,去年前11个月,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2.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7.4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8%,增速比去年前10个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7和0.3个百分点。

    证事听君统计发现,近期有29家机构对2019年全年累计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测其同比增长均值为5.4%。

    申万宏源宏观高级分析师秦泰:融资环境向好,基建投资或延续小幅改善,预计去年12月份基建投资(全口径)累计增速小幅上行至3.6%。制造业投资方面,四季度消费需求稳中有升、出口环境有所改善,预计去年12月份制造业投资仍将维持相对稳定格局,累计增速或小幅升至2.6%。房地产投资方面,预计土地购置费增速仍趋下滑,地产投资或仍面临下行压力。但考虑建安投资活跃带来的支撑,预计去年12月份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至10%。去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或维持5.2%。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黄文涛:考虑到2020年1月份是专项债融资和基建发力的高峰期,此前的2019年12月份则应是准备和蓄力阶段,同期的基建投资表现可能较为平淡,叠加上年同期基数抬高,预计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可能略有回落。2019年12月份房地产销售当月增速可能出现回落。去年11月份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暖,累计利润增速或显示工业企业盈利周期筑底,叠加PPI回升预期强化利润周期筑底回升预期,预计制造业投资或有所企稳。综合考虑,预计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略降。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2019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维持在2.5%左右。未来制造业投资的正向逻辑,一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有望延续较快增长。二是,预计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上行、地产投资持稳,内需相关的政策刺激变量有望在年初就较早体现。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做好重点领域保障”。今年财政政策的重心是提升基建,预计2020年新增专项债额度3万亿元。日前财政部已经批复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专项债新增额度、并大概率在今年一季度加快发行、形成实物工作量,这一积极的变化可能会带来基建增速的上行。

    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地产投资增速的韧性仍高于去年年初的市场预期。经济增长方面,市场目前对明年基建投资的反弹已形成较一致的预期,分歧较大的是地产投资走势。地产行业的韧性可能不容低估。从微观角度,房企仍有主动补库、维持新开工和施工的需求,而且这也是房企得以回收预售款、缓解现金流压力的重要途径。土地购置和竣工面积的累计同比负增长持续收窄,地产商的主动补库存意愿将对投资数据产生支撑。

    预计去年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30万亿元

    近日,商务部发布“2019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十一”总结了2019年我国外贸工作。商务部表示,2019年,商务部同各部门各地方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全力以赴稳外贸,圆满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促进外贸稳中提质”的目标任务。预计2019年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30万亿元。

    根据海关统计,2019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8.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同比增长4.5%;进口12.95万亿元,与2018年同期基本持平。从月度规模看,去年11月份当月进出口总额为2.86万亿元,是2019年单月最高水平;此外,去年11月份进口1.29万亿元,同比增长2.5%,出现了自2019年8月份以来的首次同比回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2019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仍将保持同比增长态势。2019年以来,多个政策出台和落地有效推动我国进出口规模稳定增长。一是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2019年稳外贸政策作为全年经济工作“六稳”目标之一,在财税政策、发展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金融支持等各个方面都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围绕稳外贸政策,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其中,“一带一路”建设也功不可没。二是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政策不断出台。民营企业正在成为外贸第一大主体,今年以来政府陆续推行“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改善融资环境等民营企业利好政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改善使得外贸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2019年我国外贸发展可以说是稳中提质的,具体表现为商品结构进一步升级(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多)、国内和国际市场布局更均衡、民营企业主体活力不断增强,这说明我国的贸易质量和结构都在不断优化。”盘和林表示,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存在以量取胜、生产效率低下、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转型之际,我国的贸易结构、质量不断优化有助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增强,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商业银行执行金融营销新规倒计时 部分理财经理表示“未接到通知”

下一篇:央行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