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去年场外期权业务TOP20券商净收入合计112亿元

2022-06-27 00:57

    其中,5家券商净收入均超10亿元

    本报记者 周尚伃

    当前,券商场外期权业务竞争逐步加剧,交易商名单持续扩容至46家,面对新赛道,头部券商稳步发展的同时,部分中小券商也在奋起直追。

    根据中证协发布的2021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可看作是场外期权业务净收入)”排名前20的券商(以下简称“TOP20券商”)2021年场外期权业务净收入合计1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国联证券该指标同比增幅超5800%,表现十分亮眼。

    具体来看,TOP20券商中,中信证券、申万宏源、华泰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等5家券商的场外期权业务净收入均超10亿元。兴业证券、天风证券、平安证券为2021年新进该榜单的券商,显示出券商围绕场外期权业务竞争加剧。

    从同比增速方面来看,8家券商场外期权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幅均超200%。其中,国联证券取得了5802.73%的惊人增幅;中国银河紧随其后,高达1947.78%;浙商证券、广发证券的同比增幅也分别高达608.33%、557.19%。

    以实现收入暴增的国联证券为例,其2021年场外衍生品业务持续发展创新,交易量快速增长,基本实现了对市场主流业务品种和交易结构的全覆盖,全年累计签约场外期权和收益互换名义本金同比增长241%。

    对此,招商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郑积沙团队表示,“在市场参与方面,除了现有8家一级交易商之外,国联证券是资本市场上最活跃、最积极的衍生品交易者。不过,由于当前公司分类监管评级为BB,暂无法申请一级交易商资格,因此在个股期权交易方面难以实现更好的盈利水平,未来公司若有机会获得一级交易商资格,业务天花板将进一步打开。”

    近年来,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迅猛。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场外衍生品市场存量初始名义本金规模20167.17亿元,全年累计新增84038.01亿元,同比增长76.56%。而场外衍生品业务主要包括收益互换及场外期权,其中,收益互换存量名义本金规模为10260.67亿元,全年累计新增47727.35亿元,同比增长121.46%;场外期权存量名义本金规模9906.5亿元,全年累计新增36310.66亿元,同比增长39.41%。

    从最新的场外期权交易商名单来看,一级交易商仅有8家,全部为头部券商;二级交易商共有38家。在中性假设下,海通国际预计2022年、2023年券商场外权益衍生品业务合计收入分别为303亿元、348亿元,到2032年将达到821亿元。

    天风证券金融与Fintech组组长夏昌盛表示,“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主要对手方是私募与商业银行,与海外相比,国内权益投资机构化程度仍较低,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毕马威建议,针对场外衍生品业务,证券公司务必关注投资者适当性、交易标的、交易流程、风险限额、估值管理等,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视角对场外衍生品业务的风险进行整体审视,真正做到对衍生品业务“看得清、讲得明、管得住”。

上一篇:中金公司:短线A股市场或仍有望在波动中继续修复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