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前两个月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10.55% 业界建言强化对创新药的多元支付功能

2024-03-31 19:42

    本报记者 苏向杲 见习记者 杨笑寒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达1624亿元,同比增长10.55%,同期增速时隔2年重回两位数。

    受访专家表示,前两个月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业务增长明显回暖。不过,目前健康险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难以精准定价、产品同质化、对创新药械保障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健康险的良好发展,既需要打通医院、医保等主体的数据共享,也需要强化对创新药的多元支付功能,还需要提升对带病体的承保力度。

    健康险增速回暖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个月,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2274亿元,同比增长10.52%。其中,健康险保费1624亿元,同比增长10.55%,占原保费收入的13.23%,占比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原副主任、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尽管2024年同期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增速和健康险保费增速相当,但是与去年数据相比,健康险保费增速回涨势头明显。2023年全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增速为10.25%,而健康险保费增速只有2.97%。这意味着相比去年,今年前两个月人身险公司的健康险业务增长明显回暖。

    作为对基本医保的补充,健康险此前曾经历高速发展。原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健康险保费收入由2012年的86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0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30%。

    这一发展势头在2021年有所减缓。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增速都低于3%。而以同期的健康险保费作为对比,2022年、2023年前2个月的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速也均低于3%。这意味着,在经历了两年的低谷后,2024年前两个月健康险市场有所回暖。

    李文中认为,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快速发展,健康险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且很难被其他风险管理手段替代。也就是说,长期来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增长空间较大;短期来看,商业健康险仍可能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仍有多领域待完善

    尽管商业健康险长期来看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但当下仍面临诸多发展难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健康险目前发展还面临着三个难点:一是,由于缺乏相应医疗、医保数据,险企难以精准定价;二是产品定位不清晰、同质化严重,医疗险仍然是“被动支付工具”,支付规模小;三是创新药保障供给有待提升,部分保费规模较大的商业健康险,比如企业补充医疗险,往往没有包含特药责任,对创新药的纳入不足。带病体人群的医疗和用药需求巨大,但目前针对带病体的保险仍在探索阶段,参保数量和覆盖疾病的多样性还比较有限。

    李文中则补充道,目前商业健康险在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难点:一是,民众保险意识比较薄弱。虽然近年来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提高较快,但是民众对风险和保险的认识还不全面、不深入,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购买保险的意愿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健康险市场的扩大。二是,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医保机构和保险公司的信息管理平台连接不畅,导致大量的“信息孤岛”现象。这使得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难以获取全面的医疗信息支持,从而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三是,产品设计和定价不科学、不合理。目前市场上的健康险存在设计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问题。四是,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相对滞后。尽管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很多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相对滞后,重视短期业绩而忽视长期发展,重视保费收入而忽视业务质量。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健康险发展,李文中提到了五个方面:第一,险企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深化产品创新;第二,险企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第三,加强合作与信息共享;第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商业健康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最后,需强化监管与自律。

    近年来,强化健康险对创新药械的多元支付能力备受关注,险企下一步该如何做?对此,李文中表示,应从三方面着手解决。首先,险企应加强与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目前,保险业与医药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不充分,往往是流于形式的“药转保”,只是将保险公司变成药费支付渠道,违背了保险原理。真正需要做的是险企积极与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从加强健康风险管理、提高医疗费用使用效率、降低和控制医疗成本出发,共同研发和推广创新药械,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其次,险企应不断提升对创新药械的保障覆盖,在产品设计上加大创新力度和保险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将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和医学进步的创新药械纳入保障范围,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最后,险企还应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与衔接,共同推动医疗服务的优化和创新药械的合理使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目前,一些医疗服务机构在积极尝试加强与险企等主体的合作。镁信健康总裁王润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近期已经联合卫材中国等多方机构,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庭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服务。未来希望与险企、药企、养老机构等各方携手,将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等“特殊”疾病的早筛、诊疗、用药等全流程服务,融入中高端医疗险,甚至是百万医疗险中,让银发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用上更好的药。此外,对于商业保险而言,因银发人群是保险产品创新的蓝海,囊括更多的高值创新药也可为商业保险用户提供更具价值感的服务,可以增强商业保险的市场竞争力,拓宽受众人群。

(编辑 孙倩)

上一篇:存贷款利率现“局部倒挂” 业界预计中长期有望趋向合理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