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监管和专项教育双管齐下 校园贷逐步走向规范

2016-12-31 00:32

校园贷.jpg

    ■本报记者 于德良

    近日,2016年教育年度八大关键词出炉,备受社会舆论关注的“校园贷”上榜,直指平台良莠不齐的行业现状和大学生信用教育缺失。

    3月9日,迷恋赌球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位学生,在欠下60多万元的校园网贷之后,在青岛跳楼自杀。从而揭开了校园贷放贷、催收的黑幕。与此同时,对校园贷的整治、监管也纳入了相关部门视野。

    今年下半年以来,对校园贷监管和专项教育成为两大方向。一方面,各地相继出台了校园贷的整改方案,行业得到清理和整肃;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开展校园贷专项教育,提高了大学生自警自醒意识,从源头上降低校园贷风险。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金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经过这段时间的整治后,校园贷已从混乱无序进入有监管状态,对平台和学校的校园贷业务有了框架性约束。譬如,平台的营销业务和学生代理业务在管理上会更加严格、规范,而监管“红线”出台后很多平台已经开始转型。“对于有学者建议取消校园贷,我认为不能因噎废食,将校园贷业务全盘否定,这样未免太情绪化、太极端了。”

    监管风暴阻止校园贷野蛮生长

    近几年,校园市场迅速发展,但由于前期缺少相应监管,市场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很多平台盲目降低贷款门槛、疏于对贷款对象的审核,更有甚者以校园贷为名,行高利贷之实,收取高额利息或滞纳金,使得校园贷市场隐患重重。

    面对扭曲的校园贷,银监会联合14部委开始重点整治校园贷市场,对校园贷平台实施分类监管。一方面暂停涉嫌违法违规平台的校园网贷业务,另一方面,鼓励具有较强管理技术和风控能力的合规类平台规范经营。同时,重庆、广西、深圳及广州等地,相继出台了校园贷的整改措施,多以“负面清单”为主,进行大力监管。

    业内人士指出,“网贷行业在经过一轮集中监管整治风暴之后,合规已成为主旋律,行业人气回升,劣质平台良性退出”。自监管收紧以来,已有多家主攻校园贷的平台宣布转型或退出。9月5日,趣分期停止校园业务;9月9日,佰仟金融下线学生分期产品;10月初,壹宝贷退出校园贷市场;10月11日,我来贷关闭校园市场。

    随着校园贷整治工作的推进,行业结束了野蛮生长局面,多头借贷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呈现整体向好趋势。12月9日,央行等17部门召开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指出,目前央行已基本摸清互联网金融风险底数,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正逐步下降,互联网金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的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下一步,各地将根据重点分批次检查、整顿。

    各方携手重塑校园贷价值

    从源头上解决行业乱象,除了对行业不良平台的肃清,更应该认识到校园贷暴露的问题:一是,消费成为刚需,大学生群体却未能得到传统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覆盖;二是,校园贷涉及到市场交易信用问题,政府和高校的合理引导必不可少。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闫海峰指出,校园贷本质上只是一种金融工具,具备其应有的工具价值。如果接受校园贷服务的对象能够挖掘其价值,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校园贷是利大于弊的。

    在校园贷整治过程中,“教育”扮演了重要角色。10月初,教育部发文强调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教育,一方面利用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两微一端”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增强对不良网贷的甄别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业内专家指出,校园贷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未来的重点应该是如何让校园贷变得合规。

上一篇:10年来期货新品首现“荒年” 明年有望迎来上市“小年”

下一篇:去年P2P网贷成交额破2.8万亿元 平均每月爆出78家问题平台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