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实探四大产煤区 煤企积极响应稳价保供

2021-10-27 08:02

    煤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

    赵学毅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跨过千年,煤炭不但是我国的重要燃料,更是在动力牵引、化工和制焦炼铁等更广泛领域发光发热。

    2021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逐渐复苏,国际能源和煤炭需求旺盛,而市场供应偏紧,国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我国煤炭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煤炭市场供需偏紧,价格高位波动。

    一边是“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的双碳承诺;另一边是能源消费总量还将增加,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依然无可替代。煤炭企业该如何做好“减法”,又该如何保证能源供给?

    近一周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连发14份文件,就煤炭产能释放、煤价回归合理水平、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等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对煤炭市场进行进一步调控。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严格控制新增煤电项目,新建机组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加快现役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积极推进供热改造,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严控跨区外送可再生能源电力配套煤电规模,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推动重点用煤行业减煤限煤。大力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合理划定禁止散烧区域,多措并举、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

    市场上,高价与限价的博弈正在上演,一场“增产保供稳价”攻坚战已然打响。

    在山西,煤炭企业一方面提高产量稳定供应,一方面通过落实年度长协定价机制稳定价格,并且大刀阔斧实施省属企业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推动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在陕西,所有煤矿满负荷运转保供应,还要求国有企业带头严格履行中长期合同,主动降低市场交易煤价,同时促进上下游行业协调发展。在山东,联合重组后的山东能源集团,融合重组效益显现,多措并举“增储保供”。在内蒙古,不计成本关闭部分中小型矿场,全力推动煤炭产能核增和产能释放工作……

    我们发现,在“双碳”时代下,各地煤炭企业坚定地退出老旧煤矿,实实在在做着“减法”;在提高生产效率、智能化转型方面不断做着“加法”,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71处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顺利开工建设,已完成建设投资近60亿元,预计有47处将于年内建成投产;全国已完成约50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有力促进了煤炭生产的减人提效。

    随着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落地,随着煤矿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我们为主动“断臂求生”的煤炭企业喝彩!为肩负建设现代能源强国的“老兵”们点赞! 

    山西:稳价保供效果显现大力推进战略重组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刘钊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煤炭保供稳价工作,一周内国家发展改革委连发14文,全力推进煤炭产能释放,严厉查处资本恶意炒作,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水平。近日,山西大同、朔州等地多处煤矿主动降低煤炭坑口销售价格,降价幅度均在100元/吨以上,最高降价达到360元/吨。

    此外,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向全省煤炭企业发出稳煤价保供应倡议书,要求煤炭企业稳价降价,抑制煤炭价格过快上涨,保持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随着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落地见效,煤炭价格将逐步回稳至合理区间。

    随着山西省煤炭产能快速释放,发电供热企业直供长协全覆盖取得积极进展,全社会煤炭库存明显提高,重点企业煤炭供应大幅好转,煤炭市场供需格局趋于平衡。

    为将煤炭增产保供任务落到实处,多家保供煤企积极响应。以晋能控股集团为例,集团主动响应今冬明春环渤海港口动力煤稳价保供诚信承诺。

    晋能控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晋能控股集团积极采取措施增产稳价,一是通过提高产量稳定煤炭供应;二是通过落实年度长协定价机制和严格执行限价措施,稳定煤炭价格。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华阳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高度重视煤炭保供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组织生产,发挥国有企业保障能源安全“压舱石”作用,保障煤炭供应。10月份(截至10月24日)以来,集团公司煤炭销量完成270.2万吨,超计划56.5万吨。

    此外,山西焦煤、潞安环能董秘向记者表示,两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严格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持续推进增产稳价措施,保质保量完成煤炭保供任务。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教授告诉记者,应当从短期和中长期看待煤炭价格问题,“从短期来看,煤企顺应市场需求,推进煤炭产能释放,以确保电力供应安全是明智之举;从中长期来看,‘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战略重组也是必然之路,这取决于经济增长、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因素。”

    作为国内主要煤炭产地,山西省“一煤独大”困局存在已久。为谋变局,2020年以来,山西大刀阔斧实施省属企业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推动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

    目前,山西能源行业已形成山西焦煤集团和晋能控股集团“双航母”引领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围绕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山西在原阳煤集团和潞安集团两大省属重点煤企基础上分别整合重组成立了华阳集团和潞安化工集团。

    华阳集团实现了由传统能源企业向新材料企业的华丽转变。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此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华阳集团将积极践行‘127’战略。‘1’即一个方向,聚焦转型蹚新路这一战略方向;‘2’即两条路径,坚持走碳基材料和数字资产两条路径;‘7’即7个支撑,形成碳基合成新材料、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绿色节能建筑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铝镁合金新材料、大数据物联网、5G智能矿山七大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轨迹更加科学呈现。”

    潞安化工集团则以潞安集团“煤化一体产业”为基础,推进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环境友好型“三化一型”发展,规划了以现代化工为核心,以碳基新材料和清洁能源为两翼的“一核两翼”产业布局,产业链条更加清晰、更具竞争力,专业化、效益化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强。

    “上市公司跨界新材料、清洁能源领域,如果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能够发挥自身领域的特长,是可以尝试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教授表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高耗能企业,无论是化工还是水泥,都有碳排放压力,通过投资新能源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碳积分,也可以对冲自身高耗能行业的潜在风险。

    

    陕西:煤价调控举措落地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本报记者 殷高峰

    近期煤炭价格快速上涨,不仅推高了下游行业生产成本,也对冬季电力等能源供应保障和群众温暖过冬产生不利影响。为此,近期多个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举措抑制煤价上涨。

    煤价调控政策相继落地,作为产煤大省的陕西,目前情况如何?

    在国家发改委10月19日召开会议祭出煤价调控组合拳的当天,作为陕西重要产煤区的榆林市要求辖区内煤炭销售价格在同类煤种现有市场价格基础上下调100元/吨。同时对保供续签的四季度保供中长期合同价格作出限定,要求民营煤矿保供长协价格不超过1500元/吨,国有煤矿的保供长协价格不超过1200元/吨。

    10月22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规范煤炭市场价格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由于近期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大幅推高下游行业生产成本,也对冬季电力等能源供应保障和群众温暖过冬产生不利影响。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稳定市场价格预期的安排部署,进一步规范煤炭市场价格行为,促进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其中,《通知》要求煤炭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促进上下游行业协调发展。国有煤炭企业要发挥带头作用,严格履行中长期合同,主动降低市场交易煤价,保障发电供热和民生用煤需求,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同时,要求煤炭企业要遵循公平合法、诚实守信原则,根据实际生产、流通成本为下游企业提供质价相符产品。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及自我约束,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保障煤炭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

    “目前公司在榆林的煤矿已经按照政府的要求,下调价格。”陕西煤业的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按照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为了解决煤炭的供应问题,陕西四季度新增煤炭保供任务4846万吨,其中包括保障省内发电供热用煤946万吨,以及支援湖南、湖北、江西等14个省份124户发电供热企业用煤3900万吨。

    陕西省发改委根据全省生产实际和铁路运力情况,将任务分解至6个产煤市、3户省属国企和1户市属国企,并建立“一矿一厂”无缝对接协调机制,供需双方精准对接。

    其中,陕西煤业的控股股东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集团”)和东北三省签订今年冬季发电采暖用煤中长期合同。为保障今年冬季将“陕煤温暖”送达东北,陕煤集团将进一步落实好煤炭保供相关工作安排部署,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多方联动,多点发力,建立健全保供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确保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按期兑现。

    另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陕煤集团下属的铜川矿业,为切实履行国有企业责任,缓解市场供需紧张形势,在保供稳价工作中,通过强化安全生产,优化生产布局,畅通系统环节,加强风险防控和安全隐患排查,切实以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努力为多出煤、出好煤,提供安全保障。

    铜川矿业下石节矿24小时开放煤场、下煤场铁运、地销3个装车点,为煤炭装运提供全程服务,确保随到随装,让一列列火车装载着煤炭走出矿区奔向市场和用户。柴家沟井引入无人值守系统,实行一车一卡,通过红外线识别、语音播报、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精准提高了计量装车效率。同时,加强了对运煤专线上的车辆的疏通管理,杜绝车辆堵塞现象,提高了装运发车效率。

    陕煤集团下属的蒲白建庄矿业公司也全面吹响迎峰度冬电煤保供稳价集结号。在保障生产控制煤价的同时,公司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和市场需求,以周到的服务、诚信的品质,做好迎峰度冬电煤保供工作。

    “目前公司旗下的所有煤矿都是满负荷运转。”陕西煤业相关人士表示。

    

    内蒙古: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积极响应能源保供攻坚战

    本报记者 矫月 见习记者 马宇薇

    深秋十月,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煤炭作为供暖环节中的主角备受关注。

    近一周以来,国家发改委连发14份文件,就煤炭产能释放、煤价回归合理水平、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等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对煤炭市场进一步调控。作为我国能源大省,内蒙古自治区全力推动煤炭产能核增和产能释放工作,辖区煤企积极响应,确保今冬明春供暖工作的有力推进。

    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尚亚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监管部门对煤炭价格的有力调控,煤价将回归理性区间,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以及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官网显示,日前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在鄂尔多斯市召开的煤炭保供稳价专题视频会议,要求鄂尔多斯市各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机制煤炭专题会议有关要求,全力增产保供稳价。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向记者表示:“监管部门对煤价调控,有利于引导煤炭市场回归理性,从而推动煤、电行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伊泰集团和蒙泰集团承诺今冬明春供暖季期间,降低环渤海湾港口下水煤销售价格。内蒙古其他煤炭企业也通过矿端公示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了降价信息。

    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应如何进一步推动煤炭产能释放、更好地放大煤炭资源优势,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一是要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产能利用率;二是生产能力要与运输能力匹配,协调好煤炭跨省调配,避免出现因物流不畅导致的价格飙涨。”

    据悉,内蒙古全力推动煤炭产能核增和产能释放工作,先后三批核增产能煤矿89处、年新增产能1.38亿吨。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推动列入国家保供煤矿名单的63处煤矿补签四季度中长期合同,18个省(区、市)5300万吨煤源任务已全部分解到29家重点煤炭生产企业。

    煤炭企业如何在变革中谋发展?尚亚龙认为,长远来看,煤炭企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转型升级。“首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通过兼并重组、资产联营等多种合作形式,推动相关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促进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尤其是一些老煤炭企业,更要主动出招,积极抢占新一轮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业务内容可由传统的采煤、卖煤转向一些与非煤能源产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从以‘煤’为主,向‘煤’与‘非煤’并重发展的路径大胆迈进”。

    “煤炭企业转型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在日益专业化、链条化、规模化的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下,找准方向定位,及时调整并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案。”尚亚龙如是说。

    

    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效益显现多措并举落实“增储保供”

    本报记者 赵彬彬

    近期,电煤保供备受市场关注。据《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联合重组后的山东能源集团,经过一年多的融合发展,重组效益显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双实现高增长。面对近期煤炭紧缺局面,山东能源集团坚定落实四项措施“增储保供”,保障山东省能源安全。

    2020年7月13日,山东有关省属企业改革工作推进暨干部大会在济南召开,正式宣布兖矿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方案,组建成立新的山东能源集团。

    2021年10月26日,山东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张若祥对《证券日报》等媒体记者表示,一年多来,山东能源集团全力打好结构调整、生产组织、动能转换、提质增效“四大攻坚战”,经济运行呈现优质高效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年1月份-9月份,山东能源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206亿元,同比增加1456亿元,增幅达30.66%;实现利润总额162.82亿元,同比增加38.96亿元,增幅达31.45%,位居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第70位。

    “充分发挥联合重组后的规模优势、集成效应,全面系统实施管理、市场、区域、人员、产业、资源协同,实现内部协同创效36.2亿元。”张若祥介绍,积极推进“两非”“两资”处置,累计清理退出非主业企业44户,盘活资产账面价值36亿元,回收现金流29亿元。完成13户企业混改,完成三年混改计划的94%。

    旗下企业资本市场运营多点开花。兖州煤业市值突破1000亿元,新风光公司成为山东省属企业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山东地矿实现摘帽更名。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目前已形成4家主板上市、1家科创板上市、4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证券化新格局。

    张若祥表示,下一步,山东能源集团将坚决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存量优化、增量跨越”并重,推动管控方式、生产组织方式、发展方式“三个转变”,实现规模当量、发展质效、行业位次、品牌影响力、市场美誉度“五个提升”,确保全年完成营业收入7000亿元、利润总额200亿元以上,成为资产、营收“双7000亿企业”。

    “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的形势,山东能源集团聚焦保安全、保供应、增储备目标,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提高煤炭供给保障能力。在落实增储保供任务、保障山东能源安全方面发挥了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张若祥说,首先,保安全稳产量;其次,讲大局保供应;此外,把握国家发改委加快办理产能核增手续的“窗口期”,提升产能;最后,积极开拓渠道增加煤炭储备。

    张若祥表示,山东能源集团将发挥大协同优势,集全集团之力,11月10日前坚决完成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量500万吨任务。

上一篇:山西:稳价保供效果显现 大力推进战略重组

下一篇:海兰信可转债利息计提影响短期利润 海底数据中心业务加速商用落地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