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危机四伏”下的苹果供应链企业如何自救?

2021-09-10 19:24

    本报记者 贾丽

    近日,苹果宣布将于北京时间9月15日凌晨1点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iPhone13系列手机,引发业界关注。而华为也同期宣布将早于苹果两天,在9月13日推出新品,届时或将带来一款对标苹果的大屏手机。两者颇有隔空打擂台的意味。

    而在这一热闹的背后,苹果供应链危机逐渐凸显。

    中国厂商占半数    

    供应链“神坛”背后危机四伏

    中国厂商在苹果供应链的地位正在与日俱增,甚至一度走向“神坛”。

    近期苹果公司发布的2021年度《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及2020年主要供应商名单显示,在前200名供应商里,中国大陆厂商共有96家,占比48%,主要聚集在精密组件及材料供应模块上。而这些供应商名单中提及的公司占其98%的材料和生产采购成本。

    A股苹果概念股包括安洁科技、环旭电子、长盈精密、德赛电池等,它们参与苹果材料、无线充电、电池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是苹果在国内重要供应商。中信证券数据显示,A股中苹果概念股数量为103家。

    去年,有11家上市企业被新纳入苹果产业链,包括胜利精密、深天马A、精研科技、得润电子、兆易创新、长盈精密、新纶科技等。不过,每年也有多家企业会被苹果踢出局。从苹果公布的供应商名单来看,从2017年开始,每年几乎有二三十家企业会出局,而中国企业成为替补的第一梯队,占据了“替补”的较大比重。

    经过多年的发展,让苹果对中国产业链形成较高的关联度。据了解,苹果70%零部件的生产、封装及组装均在中国完成。不过,部分厂商正在牺牲利润来换取更多订单,加之对苹果的强依赖,隐现危机正在凸显。

    从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德赛电池发布的年报来看,其去年营收为193.98亿元,其中45.47%的营收是由苹果贡献的。而对于欧菲光而言,苹果曾是其第一大客户。在去年营收中,苹果的业务就占据了30%。就在今年初,苹果与欧菲光终止合作。公司上半年的营收同比下降49.96%,净利润下滑了93.25%。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37%的苹果概念股公司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苹果供应链中国企业利润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相关原材料的成本急剧上升;中国大陆市场劳工成本、物流成本等诸多成本的提高,变相地降低了自身的利润;中国供应链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他表示:“与德赛电池类似情况对苹果供应链依赖较大的公司不在少数。如果苹果供应链出现问题,这些公司很难全身而退,尽快发展新的业务和利润支撑,是其当务之急。而苹果对供应链企业的利润压榨也是由来已久,时间长企业竞争惨烈、矛盾还会进一步激化。”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认为:“苹果的新品发售通常会带动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和股价出现一个浪潮,但近年来苹果的创新缺失实际上已成为一个趋势,苹果的创新不足的问题还需正视。同时,苹果供应链企业也应该思考如何寻找更多元化的增长点,来避免苹果单一主体对自身的影响。”

    手机硬件利润下滑60%

    苹果供应链话语权遭挑战

    一改往日的高涨行情,周五,苹果概念股却表现平平,截至9月10日收盘,57只相关概念股下跌,最大跌幅超4.78%。

    “苹果新品的功能都在预期之内,缺少新的富有想象力的元素,可见其市场目标主要还是存量用户为主,难以吸引的新的用户。由此带来两个负面因素,一是降低了用户对苹果创新的期望,二是短期内难以引领行业发展浪潮。”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不过他认为:“由于目前还没有足够强劲的竞争对手,苹果在中国还是会得到不错的发展。苹果订单没有因创新力不足而大幅缩水,产业链配套公司的业绩也在预期之内,A股相关公司依然活跃,中国企业依旧将是苹果供应链的主力,话语权也在逐渐提升。”

    而意识到成本等危机的苹果,曾一度试图转移生产线。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苹果联合多家代工厂商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印度、越南转移,如2017年,富士康就在印度为苹果生产更低成本的iPhoneSE,这也有利于苹果在印度打开市场,苹果也在近几年陆续说服部分代工厂商向这些地区转移生产线。

    不过,一场疫情打乱了苹果的节奏。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苹果作为行业龙头也难抵成本持续增加,利润不断被压缩情况,根据苹果财报显示,其iPhone硬件毛利率从2009年最高峰时的74%,已经一路下滑至60%左右。中国的房租、人力、零部件成本上涨给苹果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此外,国内的手机厂商推动中国供应链本土化,也导致苹果对国内供应链的话语权遭遇挑战。

    虽然苹果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一再受阻,如文化抵触、疫情延伸等,但中国的苹果供应链企业也需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不再仅是基础代工,并逐渐提升话语权,否则不论其业绩还是市场估值,都难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编辑 孙倩)

上一篇:新IT掀起产业智能化革命 联想中国加速重构进入智能化新周期

下一篇:人工智能算力赛道投资热下的冷思考 定价混乱重复建设现象亟待突围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