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如何化解企业债务风险 五位专家支招献计

2018-09-01 00:45

    编者按:从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去杠杆工作稳步推进。去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明显放缓。2017年杠杆率增幅比2012年—2016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10.9个百分点。同时,在去杠杆背景下,经济运行也出现结构性新挑战,特别是部分企业面临债务难题。针对这些问题,8月31日,证券日报社联合中国经济网举办了“结构性去杠杆与化解企业债务风险专家座谈会”,现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黄剑辉:推进杠杆适度化 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本报记者 左永刚

    8月31日,在证券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联合举办的“结构性去杠杆与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座谈会”上,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指出,去杠杆以来的政策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在去杠杆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民营企业的融资也受到较大影响。

    据黄剑辉统计分析,从利息支出角度看,2017年以来,民营工业企业的利息支出结束了两年半的下降过程,重启正增长的过程,由2017年1月份的0.9%,逐月攀升至2018年5月份的11.9%,说明民企的杠杆率在2014年-2016年间确实在下降,但2017年以来其杠杆率升高较快。而民营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速则在2017年后表现出与利息支出相反的走势。

    黄剑辉指出,一边是利息支出的大幅增加,一边是利润总额的持续下滑,说明民营工业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2018年5月份开始,民营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已经低于利息支出的同比增速。

    “2018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强监管等政策叠加影响下,民营企业融资受到较大影响,现金流紧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黄剑辉表示,从我们的调研情况看,民营企业反映,当前银行信贷额度偏紧,加之银行受到规模及资本约束,优先满足国有企业的信贷需求,对民营企业的放贷意愿和放贷能力有所降低,民营企业则难以获得信贷支持,事实上国有银行已开始收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对民营企业的“惜贷”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黄剑辉表示,随着去杠杆的深化,部分企业融资难度增加,借“新”还“旧”的融资路径受到很大制约。前期扩张至资本密集行业的企业,在前期投入尚未产生收益的情况下,紧缩的信用环境将致使公司现金流弱化甚至断裂。

    为化解企业债务风险、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以及提升内需,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黄剑辉提出五条建议:一是发挥全国工商联独有优势,构建新型信贷模式,有效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合理推进产能高端化、库存合理化和杠杆适度化的“三化”政策;三是打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组合拳,政策边际放松以对冲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四是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提升有效供求;五是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对于发挥全国工商联独有优势,构建新型信贷模式,黄剑辉解释称,可以充分发挥全国工商联及下属4.6万家商会平台及“管网”作用,建立专门服务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滴灌系统”——“修建”能够将央行放出的“水”,直接、顺畅、持续导流进民营企业“田”里的渠道系统。其中,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方式可以是专项降准、定向降准或专项再贷款,传导的主渠道可以通过民生银行等,总转运站是全国工商联,分渠道是地方工商联及4.6万家商会,最后通过“精准滴灌”,将央行放出的“水”(流动性)导流进千家万户中小民营企业。

    此外,黄剑辉认为,面对贸易摩擦加剧、新兴市场资本流出与金融市场动荡等不利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出现了投资消费下滑、信用违约频发、金融市场低迷等问题。为有效应对内外部风险,应从供给侧入手,合理推进产能高端化、库存合理化和杠杆适度化的“三化”政策。在产能方面,在去产能的同时,应积极扩大高端产能投资,以高端产能替代低端无效产能,从而推升新一轮的设备投资周期,扩大内需。在库存方面,应鼓励企业将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避免库存过低引发的供给不足和价格上涨,建立长效和预期稳定的供给机制。在杠杆方面,应有序控制杠杆,保持适度杠杆率,允许杠杆在一定程度内发挥提升资金效率的作用。

    张承惠: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调整融资结构

    ■本报见习记者 孟珂

    8月31日,在证券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联合举办的“结构性去杠杆与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座谈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前所长张承惠分析了企业债务急剧上升的四个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企业债务急剧上升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为什么会带来这样的结果呢?我觉得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张承惠表示,一是政府的原因。

    二是金融机构自身在高杠杆形成过程中也做出了贡献。

    三是企业自身在这一轮债务高起的过程中也有责任。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第一个维度可以从国企来看,国企历来是利润软约束,也是债务软约束的市场主体。负债再多,国企不是特别担心,他们的杠杆率在企业里是较高的。第二个维度可以从民企来看,民营企业在这一轮债务扩张的过程中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无奈的扩张,因为民企要维系和银行的关系,银行希望民营企业完成它的信贷任务。第二种类型是被动,这源于金融机构的诱导。比如,在江南地区的县级市担保圈涉及的企业最多达到5000家,形成如此错综复杂的担保圈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是金融机构的诱导。很多担保企业对被担保企业的信用以及资产负债情况完全不了解,甚至是跨行业的担保,因此可以看出民营企业是被动扩大了债务。第三种类型是企业主动扩大了债务。很多民营企业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中,失去了冷静的判断,盲目的扩张,尤其在它熟悉的主业之外进行多元化经营,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有些行业市场出现了收缩,一些民营企业的主业不好做了,主业盈利少了。

    四是由于长期刚性兑付没有打破,因此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缺少风险概念,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发什么样的债,投资者都愿意买,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杠杆企业的高债务的情况。

    对于以上出现的企业债务问题,张承惠也谈了一些对策建议。她表示,一是我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是金融机构要加快转型。一方面,要理念转变,进行创新,通过流程行为模式、风控模式的的改造进行转型。另一方面需要进行战略调整,不同的金融机构需要研究自身的业务结构,优势与短板,再科学的制定结构调整的战略和策略,要扬长避短。此外,金融机构的转型还要转变它的信贷文化,应利用最新的风控模式的构建和调整,发现小微企业的消费信贷,分析其还贷意愿、还贷能力等进行更准确的定价,更好的防范风险。

    三是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调整融资结构。需要调整过度依赖银行体系的融资结构,开发资本市场股权融资。

    四是需要打破刚兑,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的秩序。

    五是企业需要调整业务结构。要利用并购重组市场加快推进企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六是要进一步优化支持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政策环境。比如,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以及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政策更有针对性。

    刘哲:把股权留给企业家债权留给金融机构

    ■本报记者 包兴安

    8月31日,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表示,需要尽快引入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到企业的债务重组过程中,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化解本次民营企业的债务风险。

    她是在当日由证券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联合举办的“结构性去杠杆与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座谈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刘哲表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不足13万家,而民营企业有2700万家,是国有企业的200倍,所以民营企业是中国企业发展最活跃的力量。

    刘哲认为,“金钱永不眠”是民营企业现在资金链的情况。实际上,民营企业的债务资产负债率并不高,但是在2018年以来,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不断爆发,很多明星民营企业甚至都暴露出来了一个流动性的问题,使得人们对于债务风险,尤其是民营企业债务风险的担忧越来越严重。

    刘哲从经营、资金、信用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民营企业的风险成因。

    从经营层面看,大部分企业并不是经营层面的恶化。受到上游原材料暴涨的挤压,中下游企业、中小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出现明显下降。

    数据显示,2017年上市公司总资产回报率没有出现下降,还略有回升,较2016年回升0.4个百分点。剔除有色金属、钢铁、化工、采掘、建筑材料的上游行业之后,2017年上市公司总资产回报率为5.9%,不仅低于2016年0.14个百分点,而且低于2014年和2015年的水平,是近四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刘哲说,企业的财务上就体现为资产负债率高、现金流差、收入与利润不匹配、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加速下滑、新业务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

    从资金层面看,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A股3531家上市公司中,有3510家上市公司进行股票质押,占比高达99.41%,其中138股质押比例超50%,全市场有837家公司存在平仓风险,涉及股票市值5319亿元。

    刘哲指出,股权质押过高是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链断裂的诱因之一。

    从信用层面看,债券市场的信用危机是本次民营企业债务风险最直接的诱因。实际上民营企业的负债率只有50%,国有企业负债率超过70%,相比国有企业,其实民营企业债务率并不算非常高。

    刘哲表示,总之,民营企业出现债务风险有客观因素,即面对后去杠杆时代的融资环境,民营企业确实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当前的金融体系也同样没有。但更多的是情绪面影响,核心并不是企业经营的问题,而是资金运转问题。本次民营企业债务风险其实是一个金融去杠杆后期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下的阶段性的风险和流动性的风险。

    刘哲提出了化解债务风险的两个原则和建议。

    她认为,化解债务风险有两个原则:一是面对阶段性问题,需要采取短期措施来解决。其次,面对流动性问题,需要及时见效快的措施来解决,避免债务风险从流动性风险向基本面风险演变。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是跳跃的,非连续的,注重心理引导和政策的精准度。

    刘哲建议,要客观、及时、全面地反映民营企业的经营和资金的实际情况,稳定民营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市场预期。她说,往往导致事情向最坏情况发展的,不是最坏的结构,而是更坏的预期。

    “把当前现状、最坏的结果都清晰的披露出来,既不是为了稳定而遮掩,也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所要做的是客观、及时、全面地反映民营企业的经营和信用的实际情况。”刘哲说,稳定预期四个字,背后实际上是对监管机构、主管部门、宣传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哲还建议,尽快引入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到企业的债务重组过程中,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化解民营企业的债务风险。鼓励企业进行债务重组、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不良资产处置、鼓励有能力的私募机构进行债务承接。真正有运营能力的还是企业家,股权留给企业家,债权留给金融机构,才是化解本次企业债务风险的根本出路。

    吴琦:结构性去杠杆应注重“精准滴灌”

    ■本报见习记者 孟珂

    8月31日,在证券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联合举办的“结构性去杠杆与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座谈会”上,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主任吴琦表示,当前经济运行虽稳中有变,但去杠杆的大方向没变,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不会暂停,调整的只是力度和节奏。

    吴琦表示,2017年以来,我国总体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显示,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6年的239.7%上升到242.1%,增速趋稳。在总体杠杆率趋稳的同时,结构性分化的特征日益凸显。

    “国有企业债务仍是当前最突出的债务问题。”吴琦表示,近年来,国有企业降杠杆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但总体成效仍低于预期,一些内生性、结构性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是国有企业同时肩负税收、就业、投资等职能,在去杠杆过程中,易受干预。二是部分国有企业集中在钢铁、煤炭、电力等行业,与去产能、补短板等任务相交织,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去杠杆的压力。三是去杠杆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国有资产处置,如果缺乏规划或者有效的手段,有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同时,吴琦指出,民营企业杠杆在快速下滑,需引起高度重视。2007年之后,在国企杠杆率持续上升的同时,民营企业的杠杆率不断下降。间接融资尤其是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比例维持在68%以上,是非金融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决定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民营企业无法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结构中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

    谈及如何更好地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吴琦表示,一是要实现“漂亮的去杠杆”,既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又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二是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既要做好国企降杠杆工作,还要控制好居民部门的杠杆,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漂亮的去杠杆”还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三是结构性去杠杆要从全局出发,实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统筹协调,从政府、企业、家庭三个维度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工作。

    在结构性去杠杆的过程中,吴琦认为,第一,注重政策的协调配合和综合施策。结构性去杠杆应特别注重“精准滴灌”,既要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又要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第二,持续推进国企降杠杆工作,也要关注去杠杆进程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一方面,以强化资本管理为准绳,严格控制增量债务,推动国有企业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另一方面,以优化债务结构为主线,有序化解存量债务,推动国有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第三,控制好居民部门的杠杆,防止其过快增长。

    李海霞:企业去杠杆速度不宜过快

    ■本报记者 侯捷宁

    8月31日,在证券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联合举办的“结构性去杠杆与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座谈会”上,丽鹏股份副董事长、董秘李海霞表示,去杠杆从长远来看对企业的发展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去杠杆的速度过快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因此,希望市场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民营企业,政策也不要一刀切。

    李海霞表示,目前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资本市场再融资、债券和股权质押融资四个渠道,但目前这四个渠道的融资情况都不太乐观,企业要发展,但却疲于到处借钱,希望政策既不要一刀切,也不要大水漫灌,而是要滴灌,扶持真正有需求的企业。

    谈到企业在融资中遇到的困难时,李海霞表示,目前丽鹏股份大约与19家银行有合作,但是,今年上半年,多数银行对企业的放贷都是紧缩的,即使有授信也不给放贷,只有四家银行增加了贷款额度,其他银行的放贷规模都缩减了,至使企业的信贷规模缩减了2亿元,企业想发展,但现在更多的时候是在苦恼如何还贷款。

    “而资本市场目前再融资也很难。”李海霞表示,目前再融资从定价到审核都非常严格,通不过的几率也大幅升高。因此,为了筹集资金,去年公司第一次发行了公司债,当时批准了6亿元的额度,但目前还剩下3.5亿元没发,原因是今年债券违约的案例比较多,担保公司不给担保了。

    另外,谈到股权质押,李海霞表示,股权质押本是上市公司为了融资的一种手段,在股价稳定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或股东可以稳定的持有以股权质押换取的资金。但是,近两年,一些因为股权质押而爆仓的案例使得股权质押市场的利率高,折扣低,特别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股权质押的风险更大。

    所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李海霞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要把自己的产业做好,只有做好自己的产业才能发展地更长远;二是希望国家的政策能够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或是大水漫灌,而是要精准滴灌,更多的扶持有需要、有发展的企业,多给民营企业一些发展空间。

上一篇:光大控股公布上半年成绩单 股东应占溢利上升30%至港币19.4亿元

下一篇:2018搜狐焦点新视角盛典隆重举行 专家呼吁房地产行业亟待建立起长效机制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