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年内独董辞职同比上升50% 大部分理由是“个人原因”

2022-02-23 21:01

    本报记者 闫立良 见习记者 郭冀川

    2月23日,华控赛格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独立董事任意女士提交的书面辞职申请。任意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同时辞去提名委员会召集人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2月23日,上交所、深交所年内共披露了79家公司的独董辞职公告,去年同期为52家,同比增幅超50%。对于独董辞职原因,除了少部分是因为任职期满,大部分原因皆是“个人原因”。

    责权利不对等是离职根本原因

    “很多独董辞职是受到康美药业事件影响,每年担任独董的收入约有十几万元,但有可能背负数亿元的风险责任,这样的责权利不对等导致很多独董离职。这并非仅仅是出于企业风险考虑,更是出于自身职业的风险因素考虑。”一位曾就职于上市公司独董的法律人士告诉记者,独立董事对公司事务的参与程度、分配到公司的时间精力有限,而要求与非独立董事履行同等的义务,承担同样的责任,让独立董事逐渐成为一个高危职业。

    2021年11月,康美药业特别代表人诉讼一审宣判,相关被告被判承担投资者损失总金额达24.59亿元,这也是新版《证券法》施行后对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的首次实践。在此案中,除直接参与造假的“董监高”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外,5名独立董事也承担10%(折合2.46亿元)和5%(折合1.23亿元)范围内的连带赔偿责任。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对记者分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频繁辞职的主要原因是近期的投资者索赔诉讼中,独立董事承担了金额巨大的赔偿责任。不少独立董事感到自己的赔偿风险太高,风险和收益不成比例,导致集中出现了独董离职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继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独董制度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但独立董事由大股东提名选出,其薪资由上市公司发放,便导致独董天然倒向大股东和上市公司利益,这种制度下,独立董事想要为中小投资者说话并不容易,而且独立董事参与公司事务的程度不足,无法深度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往往较难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胡继晔说,我国的独董制度学自美国,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并不是制度和规则的差异,而是从业人员构成不同。美国的独董大多是资深职业经理人,由其他公司在任或前任高管担任,这些人对于公司经营管理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而中国的独董大多数由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虽然在自身专业领域有深刻的见解,但并不一定了解上市公司的运作流程,也难以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专业的见解。

    勤勉尽责尚需制度跟随

    近几年,上市公司独董被证监会调查、处罚的案例,以及被证券交易所给予纪律处分的案例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独董违法违规的最主要类型就是不能做到勤勉尽责。

    杨兆全表示,独董不能做到勤勉尽责,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没有充分渠道了解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对重要事项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二是在相关知识领域不够专业,对财务的真实情况、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不熟悉,很难做出正确判断;三是精力投入不够,造成工作敷衍;四是上市公司给予独董的审查时间特别少,造成其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全面审查,容易出现失误。

    一旦独董在虚假陈述或存在明显纰漏的报告上签字,事发后便要受到监管层的处罚,以及投资者的索赔维权。杨兆全表示,让独董勤勉尽责,需要完善独董的提名制度,避免由大股东一家包办,让中小股东也能提名独董。此外就是改善独董薪酬制度,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报酬。还有就是赋予独董深入了解公司运营状况的权利,让独董真正地深入公司,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这样表决时不再被动。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选用制度是独董制度备受诟病的领域,如果改变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提名选拔,而是由中国证券业协会牵头建立独董专家库,并由证券业协会和证监会共同制定标准考核。上市公司的独董聘任从专家库中选出,将有效的分离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的关系。

    胡继晔称,如果上市公司从符合资格的独董数据库中提名、中小股东差额投票方式选拔独董,将很大程度推动独立董事为中小投资者利益发声。薪酬制度也要进行改革,不能直接由上市公司发放,而是将薪酬由上市公司统一交给第三方机构如上市公司协会来发放,让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之间没有薪酬往来。同时进一步落实独立董事责任险,通过选聘制度改革、薪酬激励与公司脱钩、引入责任险保险,可以让独立董事不怕得罪大股东,自身独立性得到保障。

    北京润朗律师事务所李聃对记者表示,随着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东和董事可能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新型的职业经理人或代理人应以公司利益为重,而不是股东利益(特别是部分股东利益)为重,这可能导致将来股东追究董事(包括独立董事)责任的可能性变大,独立董事相关法律风险防控应当予以重视。

(编辑 白宝玉)

上一篇:迎接中概股落地 香港资本市场系首选

下一篇:国际金价冲高回落 专家认为通胀仍是主要决定因素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