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见证资本市场非凡十年

2022-10-15 00:30

    本报记者 张歆 侯捷宁 赵学毅 朱宝琛 姜楠 王宁 昌校宇 吴晓璐 何文英 见习记者 朱君

    这十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了非凡成绩。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股票发行稳步推进注册制试点,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沪深港通、沪伦通启动,A股纳入国际指数并不断提升比重,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型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这十年,《证券日报》社全景式记录下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改革开放历程,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时刻,亲历了无数精彩瞬间。本报特制作《资本市场非凡十年·见证》系列专题片,内容详见证券日报网。

    资本市场有一种红叫“科创板红”

    这次见证故事与三年前黄浦江畔一声清脆而又绵长的锣声有关。2019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记者有幸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刻——科创板开市。

    那一天清晨,上海世纪大道喜鹊登枝,记者到达上交所时,已经人声鼎沸,场地布置热烈而隆重,无论是主视觉,还是嘉宾的着装,甚至于大屏幕,大家都选择了同一种颜色,那就是红色,让记者深深地感受到,资本市场有一种红叫“科创板红”。

    上午9:29:55,全场集体为鸣锣进行倒计时,当大家从5喊到1时,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与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共同举锤敲锣,开启了资本市场发展新篇章。锣声响起的同时,首批25家上市企业的开盘集合竞价结果揭晓,大屏幕被红色“霸屏”。

    锣声响起之后,来到合影环节。几乎所有的嘉宾在镜头前做出了另一个不约而同的选择,那就是伸长手臂竖起大拇指“点赞”。这是对数以百万计默默创新的科创企业的点赞,是对“有速度、有温度、有高度”的科创板的点赞,是对改革创新的资本市场的点赞,是对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经济最诚挚的点赞。

    三年后的今天,科创板已成“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产业集聚和示范效应逐步显现。不过,未来的路需要一步一步坚定的走下去,相信科创板的精彩永远都在下一个瞬间!

    保护逾2亿投资者,我们永远在路上

    2019年5月15日上午,“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启动仪式在北京市金融街富凯大厦举办,这是资本市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件大事。记者很荣幸参加了此次报道活动,见证了“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的诞生。

    截至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数量已突破2亿大关。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证券日报》社作为专业财经媒体,一直努力联通市场各方,见证并推动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落到实处。

    2019年5月17日,《证券日报》社主办的“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从2019年开始,这一公益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年,走过了10个城市,举办了22场线上线下活动。

    4年多来,在“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活动”上,本报已经陆续发布了三份《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报告》。记者参与了每期报告的撰写,从每一期报告的撰写中,深刻体会到保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任重道远。这项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注册制:增量向存量市场改革的“关键一跃”

    2020年8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记者非常幸运地收到了仪式邀请函,成为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当日一早,记者乘坐早已准备好的接驳车前往深交所。当接驳车驶入深南大道,汇入匆匆的车流,看着车窗外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掠过,这种视觉上的感受,或者说冲击,就是在,这里是深圳,一座骨子里带着改革创新,带着“敢为天下先”精神的城市。

    上午9点整,仪式在当时新任深交所总经理沙雁的主持下开始。到了9点25分,18家企业代表和众多嘉宾集体上台,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和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共同敲钟六下,为创业板注册制时代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当日开盘后,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18只新股集体上涨,为创业板改革和注册制时代的到来博了一个好彩头。在此,祝愿创业板、深交所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深圳“双区”建设、祖国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中谱写新的篇章。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才能夯实经济基础

    经济要发展,基础要牢固,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必然是重中之重。2019年5月份,证监会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上市公司监管的首要目标。当月,《证券日报》社推出“上市公司提质在行动”系列报道。

    这一系列共刊发15篇报道,比如益丰药房,苦练基本功,七年的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35%;东方盛虹,产品差异化,跨界打造全产业链;天宇股份,把好环保质量双关口,把主业做精、做细、做强等等。

    通过走访上市公司,记者发现企业家们特别务实,他们以问题为导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比如专注于轨道交通信号研发的交控科技,研发团队苦心专研十多年,终于实现了中国信号系统从“0”到“1”的突破,构建起中国自己的信号技术体系和产业链,走上了赶超世界先进技术的自主化发展道路。

    中国资本市场有近5000家上市公司,他们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经济发展越快,就越需要强劲动力,越需要更多上市公司不断提质增效。作为一名财经记者,将一如既往,见证并积极参与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

    沪港通: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一件大事。彼时身在北京的记者接到报道任务后,于开通前一日赶到上海,以期亲身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17日,记者很早便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并在第一时间发了条朋友圈,配了两个字“见证”,成为对这件大事最早的报道。

    沪港通开通仪式是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于当日上午9时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步开始。首先,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致辞,祝福沪港通顺利起航,一帆风顺,圆满成功。同时,时任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表达对沪港通开通的期盼。

    开通仪式结束后,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两位嘉宾,一位是摩根士丹利的高闻,他说自己很荣幸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并表达了对沪港通开通的祝福;另一位是港交所资深顾问李大鹏,他祝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大门越来越宽敞。

    放眼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路会越来越宽,继续为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为各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让世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

    中国的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

    第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是在2019年10月14日隆平高科第三代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的挂牌仪式上。彼时,已年近90岁的袁隆平院士亲自挂帅出任公司董事长,这也是他首次在经济实体中担任具体职务。仪式结束后,记者有幸对其进行了采访。

    在见到袁老之前,对其有着些许刻板印象,认为顶着“杂交水稻之父”光环的他会是一个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但在后续采访中,发现他谈笑风生,非常幽默,沟通起来十分愉悦。彼时,袁老说要以20吨/公顷的水稻产量为党的100岁生日献礼。虽然很遗憾他没能见证这一时刻,但其诺言还是兑现了。

    在这些年中,记者也走访了湖南的不少农业类上市公司,这些企业持续研发投入,为粮食生产做出了努力,有力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

    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稻谷总产量超4200亿斤,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的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

    从“最重量刑”感受“零容忍”执法威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市场违法违规成本大幅提高,“零容忍”执法威慑力显著增强。吴承泽因操纵市场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9年,是当时操纵证券市场罪中最重量刑。

    记者是在2021年8月中旬获悉吴承泽操纵市场案一审判决,彼时已追随这个案子一年半的时间,这也是记者第二次采访证监会和公安机关联合查处操纵市场的案件,采访检察机关办案人员的时候,看到起诉书和判决书,都是厚厚的一本,尤其是判决书,有250多页,里面详细记录了吴承泽的历史案底,其团伙“抢帽子”操纵的前后布局,以及基于该案衍生出来的其他违法行为。最终案件水落石出,也成为资本市场查处的首例利用盘后票进行“抢帽子”操纵的案件。

    作为一名财经记者,采访过程中也切身感受到市场各方对资本市场的重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不仅是资本市场监管者的态度,也是公检法以及市场各方的共识。

    盘活万亿元级基础设施资产的新逻辑

    公募REITs虽然是资本市场新面孔,但其对应的底层资产——基础设施建设早已成为“中国名片”之一。不过,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一些短板,如资产较重、建设周期长、社会资本参与度有限等。而公募REITs正是补齐这一短板的有力工具。为了让投资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一新生事物,本报对底层资产进行深入调研报道。

    2021年端午节,首批公募REITs上市在即,记者奔赴3个城市进行采访。记者去合肥调研富国首创水务REIT的底层资产——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见证生活污水从“浊流”变“清波”的蜕变;去上海走访华安张江光大园REIT的底层资产张江光大园,看到了其抗经济周期能力极强的“底气”,产业园所在的区域集纳了逾40万就业者,在园区内就可完成产业链对接,这对企业入驻诱惑巨大;在北京,记者参观了中金普洛斯REIT的“京籍”底层资产——北京空港物流园,亲身感受从机场驱车不足20分钟货物便可到达物流园这种便捷的方式。

    发展公募REITs市场是我国经济、资本市场高质量增长的内在需求。记者也坚信,从更长远的时间维度来评估,公募REITs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期货市场在服务国民经济方面优势独特

    2021年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大厅里展出一份特别样品——一块生猪实物。当日,我国第一个活体期货品种生猪期货正式上市。生猪期货研发用时近20年,开创性地解决了标的标准、交割方式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日益丰富,规模体量持续增长。期货期权品种总量“破百”,铁矿石、PTA等特定开放期货品种的定价权也愈发稳固。此外,在业务方面,我国期货市场也做出了巨大创新。

    记者曾于2018年跟随调研团前往东北采访。面对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不免发出他们与期货市场怎么会产生交集的疑问。一位农民老伯伯给出了答案,在有了“期货+保险”后,期货交易所帮他缴了保费,同时在收成不好的时候,还能获得比农业险更多的赔付。

    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开始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期货和衍生品领域的“基本法”空白得到填补。我相信,未来我国期货市场将在品种体系、规模体量、国际化等方面取得更高质量发展。

    北交所设立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021年11月14日,北交所开市前一天,记者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对其“挂牌”进行了现场报道,直播刚开始,便有1000多人涌进直播间。

    “已经有上交所、深交所了,为什么要设立北交所?”“北交所的交易规则是什么样的?”……参与直播的观众们通过一个个切身的问题,展露着对北交所成立的关注。

    上午9时,“北京证券交易所”这几个大字吊装完成,彼时适值初冬,清晨的暖阳映衬着路边墨绿些许泛黄的树叶,与“北京证券交易所”这几个金黄的大字交织在一起,这个画面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成为记者日后与朋友经常交谈的话题,“你看见‘北京证券交易所’这几个大字没?我可是亲眼看着它装上去的”!

    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敲钟开市。脱胎于新三板的北交所,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其设立意义非凡。如今,北交所平稳运行将近一年,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至100多家,期待未来北交所能交出更亮眼的答卷。

上一篇:圆桌论坛三:谁将主导智能座舱形态?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