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降息即使一步到位也难难以解决融资难与贵问题

2015-10-14 20:39

降息即使一步到位也难难以解决融资难与贵问题

日前国务院参事 夏斌说,降息应该一步降到位,迅速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全社会的负债率。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中国降息空间非常狭小,名义存款利率只有1.75%。国务院参事 夏斌认为降息应该一步降到位,迅速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全社会的负债率。
来自:价值中国 2015年10月14日 07:04

没有人会否认市场经济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供求关系,供过于求价格自然下跌,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上涨,但是供求关系到了市场经济核心部分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就会发生改变,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众多分析人士和专家学者就淡化甚至否定了供求关系的作用,笔者作为局外人觉得非常遗憾。

中国企业融资难与贵问题一直突出,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融资难与贵问题更加突出,尽管高层非常重视,并推出很多具体措施,可是效果一直不理想。日前国务院参事 夏斌说,降息应该一步降到位,迅速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全社会的负债率。

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中国降息空间非常狭小,名义存款利率只有1.75%。即使降到零利率,也只有1.75%,何况中国已经是负利率时代,降息空间实在有限,依靠降低25个基点是难以改变融资贵的问题的,相对于10%左右贷款利率而言,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制约贷款利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缺钱,而且负债端成本没有因为降息而出现明显下降,银行资金短缺,可用于放贷资金依然供不应求,处于买方强势地位,自然具有更加强势的定价权,也就有能力上浮利率转嫁成本。何况降息不能改变银行缺钱的本质,也就无法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因此给银行充足低成本资金是缓解融资难与贵根本方法,不解决银行资金紧张局面,即使再次降低基础利率,也是于事无补,银行依然会利用自己强势地位,让贷款利率尽可能升高,只有银行手上有足够多的资金,多到要找人借钱,自然会放下身段,祈求企业贷款,那时候资金定价权就会发生转移,从银行转移到企业身上,企业就可以货比三家,要求银行下浮利率,才能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与贵的问题。

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目前银行贷款处于供不应求地步,很多贷款人排着长队死乞白赖要求银行放贷,强势地位无法撼动,自然有较为强势的定价权,在这种状况下,贷款利率不上浮是不符合理性经济人角色的,是不符合资本逐利本性的,另外银行作为股份制公司,要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不利用自己强势地位,转嫁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让利润最大化,是不对股东负责的,不是负责人的管理团队。

国务院参事 夏斌认为降息应该一步降到位,迅速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全社会的负债率。虽然降息能够降低名义利率,但是不一定能够降低实际利率,但不可否认能降低部分背景深厚与官场关系密切的企业融资成本,但是对普罗大众来说可能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会因为权贵企业占用过多金融资源,导致金融资源更加紧张,从而加剧融资更加困难。因此笔者的观点要解决融资难与贵的问题首先就是加大资金供应,彻底改变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日前央行为了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贷款难与贵问题就是实施信贷资产抵押贷款来缓解,其本质就是加大基础货币投放力度,但是没有采用全面宽松而是采用定向宽松,希望以此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融资难与贵问题。但这只是一种定向宽松,要解决整个实体经济融资难与贵问题,还得依靠改变信贷供求关系,让市场自动调节利率,那就是公开操作与全面降准并用,利用全面降准释放长线资金,压低长端利率,利用公开操作调节短期资金波动。

现在是市场经济,央行一直推动市场利率化进程,利率只能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由资金供需双方自己去搏弈,政府要引导资金利率水平下行,降低基础利率是一个方面,但是单纯降息而不释放基础货币,等于是让银行左右为难,做无米之吹的巧妇而已,效果自然难以见效,说难听一点就是徒劳无益,只有降息伴随降准释放大量资金, 资金出现供求关系逆转,银行自然而然会放下身段主动上门,寻求资金出路,贷款利率自然而然就会下降。

因此笔者认为缓解融资难与贵降息不如释放资金,但释放资金方式很多,最好方式就是全面降准,一者资金成本最低,二者时间期限很长,信贷资产抵押贷款虽然期限可以跟央行商量,但问题是资金成本很高,虽然可以缓解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对融资贵的问题帮助不大,而公开操作方式常备借贷便利(SLF)、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短期再贷款不仅期限很短,而且利率很高,对缓解融资难与贵效果最差,当然目前国债企业债存量庞大,央行如果能够回购债券,也能释放大量基础货币,有效缓解资金紧张局面,这就有点类似美国QE了,可能会遭遇市场大放水质疑。

笔者认为只有增加整个金融市场货币供应,改变资金供不应求局面,银行再也不需要上浮存款利率争夺资金,整个社会资金就会利率下行,实体经济贷款利率自然而然就会下降,反过来如果央行不释放基础货币,银行需要不断上浮利率拉拢存款,即使降低名义利率要降低实体经济贷款利率无疑是缘木求鱼。

上一篇:热点扩散仍有上扬动力 关注高杠杆债券市场

下一篇:打击违规减持需立法建设赔偿投资者制度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