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面对非理性繁荣,证监会不该束手无策

2015-05-12 07:29

在美国有一本说叫《非理性繁荣》,其核心观点是金融市场有非理性的一面。一直被投资者所追捧,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格林斯潘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从那时起,许多学者、专家都注意到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
      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波超级大牛市,创业板更是首当其冲,成为牛市中的牛头,不仅短期涨幅巨大,而且估值高企,从涨幅来说,从最低点585.44点涨到3146.83点点,历时不到两年,涨幅就高达400%以上,从估值来说整体市盈率高达151倍,市净率超过8倍,是全世界估值最高的板块。就个股来说,笔者选择两个典型安颂信息,是第一高价股,也是中国股市首只超过400元的股票,另一个个股是启源装备,市盈率最高,不仅在创业板最高,也是中国股市最高。
  新华社发表题目为《200万元利润咋支撑“400元股”股价》,(截止今天股价已经远超400元,报收427元,)安硕信息业绩表现着实一般。据其一季报显示,安硕信息当季营收仅为5708.73万元,净利为273.69万元。此前公布的2014年报,其净利润也才只有3861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达17%。并提出安颂信息股价荣登400元以后的尴尬,尴尬一:纵观安硕信息去年业绩表现,2014年该公司盈利5700万元,每股净利润仅为0.04元,每股现金流更是-0.52元;

  尴尬二:安硕信息在上市至今的310个交易日里,涨幅累计达1336.94%,其中的换手率更是高达2932.73%;

  尴尬三:该股市盈率高达2286.16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截止上周末启源装备静态PE高达234514倍,(截至今天收盘市盈率再创新高247050)这不单是创业板第一高市盈率的股票,同时也是全A股第一高市盈率的股票。但与之对应的是业绩一路下滑,启源装备除了上市第一年(2010年)盈利出现增长之外,接下来的几个年份业绩均一路下滑。上市后的第二年,公司净利润骤降19%。到了2012年,公司的业绩再次出现跳水,全年完成净利润仅1276万元,下滑幅度高达67%。2013年业绩仍低迷,公司201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4万元,同比下降28.39%。下滑幅度虽较2012年有所放缓,但是经营性现金流压力较大,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实现-1433.42万元,同比减少225.54%。 2014年报则显示,公司20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9万元,较上一年同期仍下滑了7.08%。到了今年一季度,公司完成的净利润仅有1万元。这也意味着,启源装备已到亏损的边缘。 到了2014年年末,启源装备的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的情况仍未得到有效缓解。从应收账款的情况看,2014年末应收账款为1.5亿元,较当年初再次增加3000多万元,增长近两成。
 可见不管是安颂信息还是启源装备,与高成长是毫无关系的,股价上涨完全是资金操纵的结果,其股价上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吹大泡泡的过程。
    创业板作为新经济的代表,与高成长息息相关,市盈率稍高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高市盈率要与高成长相匹配,不能过度透支未来成长性,才是正道,如果高市盈率对应的是低成长甚至是负成长,那么高市盈率也就是高估值就失去存在的基础,就是一种恶炒,就是一种泡沫,甚至就是一剂毒药。如果套用专业术语就是非理性繁荣。
   既然是非理性繁荣,正如新华社质疑安颂信息一样,股价就是一个虚幻的肥皂泡,尽管看起来七彩多姿,但实则就是一个经不起任何外力作用的泡泡,3月26日一则证监会将严查全通教育等股价违规操纵问题的传闻就导致全通教育股价重挫,甚至直接跌停,股价短短三个交易日暴跌100余元,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深受其害,蒙受巨大损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价股不断大涨,其实质就是主力资金刻意拉升的结果,并不是价值提升的结果,因此面对股价暴涨的创业板,面对高价股,如果证监会贸然实施强刺激,把泡沫无情刺穿,有可能导致整个板块出现暴跌,让投资者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甚至造成一场新的股灾,有可能波及主板市场,让各级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好不容易获得的牛市毁于一旦,还有可能波及整个金融领域出现风险,并危及整个国家经济转型,从而影响中国经济复苏。
   但是如果证监会不采取措施,由于公募基金深陷其中,市场流动性有异常充沛,新生代投资者又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创业板将继续大涨,继续吹大泡沫,到时候会更加难以收拾,因此笔者认为,目前证监会处于两难境地,想监管,又怕打击市场信心,导致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遭遇市场诟病,而不加以监管,又怕创业板泡沫无限制增大,导致难以控制的局面发生,所以只是口头非常隐晦的警示市场风险,连股价操纵的查处也因为前车直接不敢提及。
   但是既然是泡沫,势必不可能持久,泡沫破灭是一定的,泡沫维持越久,泡沫吹的越大,后市处理起来越难,后遗症也越多,证监会除了加大新股供应,改变供求关系,让估值慢慢回归是一种市场化方式,但是一旦市场化方式失灵,证监会该不该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抑制泡沫膨胀,让市场回归理性,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市场化改革已经深入人心,证监会显然不愿意冒着违背市场化改革的潮流贸然介入,而且目前市场看起来非常强势,实际上是外强中干,显得十分脆弱,一旦有监管加强的苗头,市场立即暴跌,让证监会左右为难。不监管疯牛难止,而一旦出手监管,市场立即凶相毕露,出现暴跌。
    另外一个问题是既然泡沫严重,一旦泡沫出现突然破裂,整个市场出现短时间暴跌,严重挫伤投资者信心,证监会有何良策应对,减缓市场暴跌的斜率,从而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减少对市场的过激冲击,也是一个亟待考虑的问题,非理性繁荣一词发表者格里斯潘就认为,监管者不是去刺破泡沫。而是要做好泡沫泡沫破灭的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就目前来看,笔者认为证监会显然缺失必要的政策储备。
   创业板泡沫已经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也引起新华社高度关注,证监会又该如何应对创业板泡沫呢?又该如何进行政策储备呢?这是中国监管者面对的而一个棘手问题,不容丝毫马虎。
  未雨绸缪方显监管的针对性1

上一篇:涨得让人心里发慌

下一篇:市场已经疯狂 监管黑天鹅要防范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