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9条措施将发布!聚焦这些领域……

2022-07-22 19:02

    本报记者 刘萌

    7月22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有关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释放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研究提出的《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已经国务院同意,将于近期发布。

图片来源: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截图

    9条政策措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家电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2021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达到9340亿元,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6.1%,带动家电流通和生产服务等行业就业480多万人,在稳增长、促消费、扩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盛秋平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3月份以来,家电消费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4、5月份,受到较大的影响。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9条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政策措施。

    一是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若干措施》立足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聚焦广大群众家电更新换代需求,提出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和家电生产、流通、回收等企业的作用,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促销等方式,全面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二是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若干措施》聚焦补齐乡村市场的短板,提出深化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指导地方统筹利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改造提升乡村家电销售、配送、维修、回收网点,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购买绿色智能家电产品给予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开发适应乡村市场特点和老年人需求的产品,满足乡村居民家电消费升级的需求。

    三是强化全链条服务保障。《若干措施》聚焦家电产品生产、消费、售后服务、回收等全过程领域,提出优化绿色智能家电供给,推行绿色家电、智能家电认证,推进智能家电标准兼容互通,用好重要展会平台,便利国际优质家电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完善家电配送、安装、维修服务,推进全链条服务标准化,培育一批售后服务领跑企业,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切实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

    四是夯实基础设施支撑。《若干措施》聚焦城乡基础设施对家电消费使用的支撑作用,提出加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农村点网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千兆光纤网络部署工程,深入推进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加大用电用水用气用网保障,通过设施的提升,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

    引领和带动家电消费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2021年,我国的家用电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74万亿元,出口突破了一千亿美元,中国的家电产品畅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20多亿家庭在使用中国的产品。当前,消费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最终消费的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60%。

    “促进绿色智能家电的消费,既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推动产业提质升级的需要,也是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有效途径。”何亚琼如是说。

    何亚琼表示,工信部将继续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以高质量的供给引领和带动家电的消费。主要有三方面措施:第一,挖掘消费热点,增强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第二,营造多元场景,促进生产和消费的高效衔接。第三,加强政策引领,筑牢消费升级的产业基础。

    推广智能家电产品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何亚琼表示,千兆光网和5G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也是智能家电应用发展的关键环节。

    何亚琼通过几组数据介绍了近年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到今年6月末,全国建成并开通5G基站185.4万个,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到目前,北京、上海等29个城市已经建成了全国首批的千兆城市;探索5G和千兆光网在包括智能家电在内的各种领域的融合应用,积累的案例已经有两万个。

    何亚琼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继续深化“双千兆”网络的覆盖;二是推动“双千兆”应用规模化发展,持续在家电家居等领域挖掘一批典型的应用场景,释放“双千兆”网络的潜力。

(编辑 才山丹)

上一篇:《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将于近期发布

下一篇:促消费政策工具箱更丰富 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将发布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