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人民币国际指数创历史新高 学者为人民币国际化建言

2021-07-28 14:54

    本报记者 姜楠

    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以“双循环格局下的中国金融发展”为议题的“2021国际货币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IMI副所长王芳发布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并进行解读。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人民币国际指数(RII)达到5.02,同比大幅增长54.20%,创下历史新高。

    围绕人民币国际化这一话题,众多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认为,未来要从三个方面稳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第一,强化人民币计价职能。在贸易中扩大人民币计价结算范围,保持币值稳定,降低交易成本,增强跨境贸易和金融人民币使用的便捷性。第二,发挥中国新的优势。抓住RCEP签署和生效、产业链区域化、短链化机遇,以国内循环带动国际循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第三,发挥中国在直接投资方面的大国优势。要构建人民币流出、流入双闭环,创造人民币使用的新场景,迅速扩大规模。

    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及金融服务监管局中国首席代表傅诚刚,以自己熟悉的中东北非地区为代表,阐述了自己提高人民币使用的想法。一是在该地区的新型国际交易所推出更多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并形成与国内市场的对接,打造有效的回流机制,形成闭环同时降低汇率压力。二是通过流动性管理,积极参与该地区国企私有化和国际化的努力,通过丰富人民币产品生态,为该地区投资者乃至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提升该地区投融资整体水平。

    “与产融出海并行的人民币中东北非国际化,辅以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和大宗商品的人民币计价交易,能最终赋能该地区的经济转型和人民福祉提升。”傅诚刚补充说。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行长方昕表示,要成为国际货币,最基本的动作就是向国际市场主动投放人民币。要鼓励企业拿着人民币出去投资,要主动的供给国际化的人民币金融资产,尤其是在离岸市场,鼓励中国跨国企业和跨国金融机构的成长。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提出,未来10年,要把握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货币竞争格局,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国际货币的属性,提升中国金融资产国际的认受度,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为国际储备资产提供更多的选择。也要通过区域本币结算体系的建设,深化人民币与区域货币的合作,推动人民币在RCEP和“一带一路”区域内广泛的使用。

    “要认真研究数字人民币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以数字人民币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多的国际使用场景,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鄂志寰说。

    傅诚刚也认为,要在数字资产、数字银行、数字货币、可持续金融等金融创新领域寻求人民币使用的一切可能机会,并建议,“实践中坚持市场需求驱动为主,商业化原则优先。”

(编辑 张伟)

上一篇:业界专家热议ESG 铅蓄电池行业绿色金融标准发布

下一篇:业界专家:建立统一的和国情相适应的ESG标准体系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