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谢若琳
暑期近半,研学游热度再次升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232%,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倍。
根据《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新业态,不但可以开阔孩子视野,还能培养孩子生活技能、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本应是广受家长欢迎的活动。但有不良商家打着研学游名义揽客,却既不“研”也不“学”,引起公众批评。
目前,研学游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收费标准不统一。旅游项目在贴上研学游的标签后,身价倍增。在OTC旅游平台上,半日游、一日游的研学项目售价通常在数百元至上千元,而跨省市的多日研学项目一趟下来动辄上万元。二是课程设置、组织实施不规范。有的研学课程质量不佳,有的研学机构没有资质,有的项目甚至连学生安全都无法保证。
笔者认为,促进研学游健康有序发展,应从三方面加强管理:
一是加强行业督导。目前,研学游相关规定沿用的是原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12月份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部分地方的市场监管局也发布了相关地方标准。但从市场运行情况看,现有制度规范不足以覆盖研学游产业链所有事项,存在监管空白。建议及时出台相应管理标准,补齐规则短板。
二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名称中带有“研学”关键字的企业有41612家,随着市场走向繁荣,大量营利性机构参与进来,导致行业水平参差不齐。研学游是课堂教育的“延长线”,应该制定明确的准入标准。比如,组织机构是否有能力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配置项目组长、研学导师、安全员、导游人员等,都应当有明确标准。
三是压实各方责任。研学游涉及旅游、教学、消费等诸多环节,应强化和落实运营者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及社会各方的作用,形成监管合力。特别是,研学游有社会教育功能,应当完善监管措施。设立公开的举报投诉渠道,完善回应机制,定期推出负面名单,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研学游作为新的教育形式,同时也是新的消费模式,有广泛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