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逾2500份三季报凸显两大亮点 折射中国经济稳步恢复中深度转型

2021-10-28 20:17

    本报记者 张颖

    倒计时!2021年三季报业绩披露即将收官。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的中坚力量,其业绩表现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目前看,今年前三季度,多个行业业绩表现抢眼,上下游行业业绩分化明显,折射出中国经济在稳步恢复过程中结构性的深度转型。

    经济稳步恢复    

    近七成公司业绩增长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统计发现,截至10月28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257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三季报业绩,已过半数。其中,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的公司达1742家,占比67.78%。在可比公司中,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的公司达1070家,占41.6%。

    目前,沪深两市有近七成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无疑令市场感受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韧性和潜力。

    与此同时,最新出炉的经济成绩单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数据显示,1月份-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440.8亿元,同比增长44.7%(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19年1月份-9月份增长41.2%,两年平均增长18.8%。

    据悉,三季度超七成行业盈利规模超过了疫情前水平,其中,高端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显著,企业效益状况不断向好。不过上下游行业盈利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国家统计局表示,要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扩大内需,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告诉记者,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良好,经济繁荣由消费和出口拉动,投资也在稳步回升,经济稳定发展,主要受益于我国对新冠疫情的及时应对,经济提前复苏,也抓住了国外疫情期间供应链不畅的时机,将中国制造推向全球,获得了利润,提高了声誉。此外,需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繁荣的部分因素,来自于全球通胀率提升。通胀率提升的原因,一是欧美宽松的政策,二是由于全球疫情下供应链问题。而通胀率导致大宗商品集体上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大幅度提升,主要是因为资源,初级工业品价格上涨,而这些价格上涨推动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并非可持续的。对于资源型企业,需要抓住通胀上行的机遇,一方面扩大企业经营成果,获得更多利润,另一方面抓紧产业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或者通过经营转型,从传统资源类企业向新能源等技术主导型企业转型。

    中国经济深度转型    

    A股业绩凸显两大亮点

    在经济结构性的深度转型中,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呈现出增长势头,彰显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上市公司群体已显露向质量要效益、以升级拓空间的决心。其中,上游周期板块业绩保持高增长和“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业绩明显改善等两大亮点已然浮现。

    首先,上游周期板块业绩保持高增长。

    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截至10月28日,在可比公司中,社会服务、纺织服饰、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和钢铁等五大行业,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0%。而农林牧渔、综合、公用事业、美容护理和非银金融等行业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从具体个股来看,在已披露三季报业绩的2571家公司中,有53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其中,基础化工(72家)、电子(58家)、电力设备(44家)、有色金属(40家)、机械设备(40家)等行业成为绩优白马股的聚焦地。

    对此,国盛证券表示,目前看,三季报上游周期板块业绩保持高增长,通信、计算机等高景气度行业的净利增速或有较大幅度的抬升,而下游消费板块业绩疲软。

    谈到周期股,盘和林进一步阐述到,通胀有涨有落,但是,技术壁垒是企业真正的护城河,能够让企业获得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从投资机会看,短期仍然是资源性企业和新能源电力、新能源汽车、储能企业。当前依然是大宗商品上行期间,通胀周期延续的情况,资源和能源还是市场主流。而从长期看,互联网、生物制药、高端设备制造等行业,才是中国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石,这些行业具备技术壁垒,未来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进入全球化竞争,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未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方向,也是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高附加值的产业,而非依赖资源型企业。

    其次,A股上市公司2021年三季报最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是,“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业绩明显改善,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潜力。

    统计发现,截至10月28日,在已披露三季报业绩的221家“专精特新”公司中,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4.26%和28.73%,均超过了目前已披露三季报的A股整体水平。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大多集中于制造业,其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及研发投入强度均明显高于A股其他板块。自2019年6月份工信部公布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来,‘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A股其他板块上市公司,其高成长特点十分突出。”光大证券分析认为。

    金百临咨询分析师秦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A股市场所背靠的宏观产业背景,的确处在产业结构转型、经济模式转换的过程中。在此期间,消费等产业品种可能仍然疲软,因为新旧势能转型过程中,往往会有阵痛,必定会带来居民消费意愿的降低。这三季报中也可以看出,增量产业的确势头迅猛,也是未来的投资机会之所在。而消费等疲软的产业也在阵痛中寻找新的契机,相信也有望随着新势力的崛起而走出泥潭,也是未来值得跟踪的投资机会。而传统模式的产业则需要谨慎。

    总之,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难看出,尽管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实体经济面临一定的压力,但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实力,符合经济转型方向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企业,仍能持续获得业绩增长与市场认可。

    在三季报密集披露期间,统计发现,10月份以来,在大盘震荡回落中,上证指数累计跌1.39%,然而,专精特新板块韧性十足,期间累计涨幅达2.45%,远远跑赢大盘。另外,从申万一级行业看,汽车、电力设备等两行业月内累计涨幅均超10%,表现强势,备受市场关注。

    表:“专精特新”板块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超100%的公司情况:

1.jpg

    制表:张颖

(编辑 李波 白宝玉 策划 吴珊)

上一篇:新股不败“金身”打破 标志着市场走向成熟理性

下一篇:逾2500份三季报出炉 近七成业绩增长 221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均超A股整体水平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