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两融资金增加是好事 何必一棍子打杀

2015-10-16 06:59

 

      两融资金增加,说明投资者预期开始转变,从悲观转为乐观,风险偏好上升,是有利于中国股市恢复元气的,只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应该是好事,而不是横加指责,甚至一棍子打杀。
    Wind数据显示,10月8日、10月9日、10月12日、10月13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分别为9224.06亿元、9237.64亿元、9479.78亿元、9523.98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分别增加了156.97亿元、13.58亿元、242.14亿元以及44.2亿元。其中,10月12日两融余额单日增幅为6月2日以来最大。针对两融余额回升,某知名经济金融专家开始大肆发难,认为人的记忆力只有7秒,融资客卷土重来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就目前而言,场外杠杆资金在证监会严厉打击下之下已经基本消声灭迹,不存在大的风险,而本轮股市之所以从疯牛演变为病熊,出现6月末的暴跌,就在于场外杠杆资金逐级爆仓,从而引发市场被动性抛售狂潮,引发市场流动性枯竭,场内两融资金虽然也有爆仓,但总体风险并不是很大,场外杠杆资金之所以成为股市暴跌元凶,就在于规模不透明,杠杆率过高,从1:3-1:10,也就是说最高杠杆只要一个跌停板就会爆仓,如果投资者又是满仓操作,手头现金又不多,没有多余资金可以补充保证经,就很容易引发市场连锁反应,导致连续暴跌,导致螺旋式下跌,而且一旦跌势形成,没有外力介入,暴跌不会停止。
   因此规范场外杠杆资金是没有错的,尤其是P2P、伞型信托、民间地下高杠杆融资,规模难以控制,杠杆率无法控制,又不是实名制,容易导致股价操纵,而且场外杠杆资金热衷于题材股炒作,而题材股没有业绩支撑,纯粹就是资金堆积的结果,估值往往偏离内在价值,风险十分巨大,更为关键的是场外资金向不具有投资经验和没有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提供高杠杆资金,给股市不稳定和社会不稳定带来巨大隐患,何况场外信托资金优先级资金往往来自于银行,导致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防火墙被彻底打通,资本市场风险很容易传导到银行系统,造成风险难以控制,因此严厉打击禁止场外资金进场是有道理的。
  但是说回来,杠杆操作是资本市场特有现象,没有杠杆就没有金融市场,也就没有资本市场,在世界股市当中,几乎全部允许杠杆资金存在,只不过是占比不同而已,一般来说,新兴国家股市杠杆资金占流通市值比欧美成熟股市会高一点,欧美股市一般是2-3%,美国最高达到12%,新兴国家达到流通市值的3-5%,我国是一个新兴国家,股市引进融资融券是市场化国际化的内在要求,不能因为有了六月底的暴跌,就削足适履的把两融资金一棍子打死,更不能刻舟求剑有了六月底暴跌就把两融资金沉入水底不见天日。
 两融资金一者规模透明,也是随时可以调控,二者杠杆可控,一般来说不会超过三倍,目前都是1倍杠杆,风险可控,三是投资标的经过国家执法部门甄别,质地相对较好,很少出现黑天鹅,四是投资者要有一定资格,一个是投资经验,另一个是资金规模,也就是抗风险能力。各种因素综合结果就是两融资金处于可控之中,风险不会骤然蔓延。
   而该知名金融专家所列举的杠杆资金金额是属于券商系统的正规两融资金,投资标的也是属于证监会指定的投资标的,万向钱潮、昆药集团、际华集团、浦发银行、东方财富/恒生电子,按照笔者观点这些个股业绩成长性都不错,浦发银行市盈率低到只有几倍,是属于低估值板块,昆药集团是中成药龙头企业,成长性也是不错,如果资金潜伏下来,等到诺贝奖公布,收益自然可观,万向钱潮属于新能源龙头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代表,未来成长性可期,恒生电子其本身质地是可以的,只不过是遭遇证监会处罚,短期盈利将大降,但未来成长性依托阿里巴巴这棵大树,前景也是光明的。因此笔者认为杠杆资金潜入这类股票无可厚非。
 从规模来说,目前两融规模大约是9000多亿元,不到一万亿元,占流通市值大约2-4%,规模处于可控阶段,与市场规模基本匹配,因此适当增加是无可指责的,如果规模膨胀到2万亿元以上,就目前点位而言,占比是偏高的。
   该知名金融专家之所以反对杠杆资金扩容,就在于作者认为目前股市依然处于高风险状态,他的主要依据是美国加息预期依然存在,新兴国家股市风险依然较大,但是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就是金科玉律,也会有看错的时候,今天股指就出现大幅上涨,融资客获得了较大的收益,取得良好投资效果,实现利益最大化,恒生电子就一度冲击涨停,按照1倍杠杆,一天就实现大约20%收益。按照笔者观点,这个点位大幅下跌的几率十分之小,而上扬的几率却十分之大,尽管上扬幅度不会很大,但总体上是收益大于风险。央行行长也认为中国股市调整基本到位,国外众多投行也认为中国股市未来有上扬空间。既然股市存在上涨契机,利用资金杠杆博取最大收益也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聪明手段。
  两融业务是券商重要创新业务之一,也是券商十分看重的新业务板块,只要券商严格按照证监会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控制杠杆率不超过标准,严格进行投资者甄别,向适格投资者提供融资资金,就应该不能多加管束,市场就是市场只要有需要,就应该任其发展,而不是横加干涉,作者认为要控制好券商融资规模。现阶段,绝不能让券商融资反弹,总量一定要逐步下降,控制在5000亿元以下最为合适。5000亿元仅仅相当于流通市值的1.5%左右,这个比例是太低了一点,不管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不合适的,只要投资者要融资需要而又是适格投资者,笔者认为对规模还是不要太多干涉,但如果两融规模超过2万亿元适当加以风险警示和适当窗口指导那是应该的,作者建议建议对周一(10月12日)融资客大举反弹的241亿逐步核实到每一家券商,看是否存在违规融资问题。对于融资暴增过多的,要给予提示规劝。只要券商违规发放两融资金,就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从严从快重重处罚,而对两融规模只要不超过券商净资产上限,不管规模多大,证监会就没有必要加以控制,因为是合规的,没有违反两融规定的,如果没有违法两融规定也要处罚,那么法律就成为监管者手中可以随意使用的工具,法律严肃性何在?
   作为新的事物,两融杠杆建立起来不久,有问题自然难免,但是也不能因为有了风险,就可以把他打杀,而是要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回归正常轨道,只要符合两融规定,就毋需多加干涉。

 

上一篇:一波三折上扬继续 密切关注央行动向

下一篇:短线上扬可期 谨防一黑天鹅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