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欧洲基金禁止投资沪港通在警示中国股市

2014-11-28 07:41

    沪港通一直被两地市场寄予厚望,也一度得到两地市场投资者的大炒,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沪港通并不让人满意,尤其是成交持续萎缩,并没有给内地资本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平均下来使用额度也就是不到1/3,只是第一天全额使用,此后连续大降,第二天,沪股通130亿余额中居然剩81.55亿,仅用去37.27%,,第三天北上沪股通的额度仅用了21%,净买盘额26亿元人民币,较昨日减少45%,剩余额度超过103亿元,第四天沪股通每日额度130亿还剩107.24亿元,使用22.76亿元,占比18%.

  国际资金缘何踟蹰不前呢?日前媒体披露了一则新闻,路透报道称,上千只大型欧洲基金由于受到欧盟监管,未能及时参与沪港通买A股;监管原因是欧洲当局无法确保购买A股能完全保障当地投资者利益。这个结果与去年中国股市纳入MSCI指数一样,其最终结果都是空欢喜一场,值得我们市场参与各方高度重视.
   有13,000只全球性的互惠基金、即三分之二的欧洲基金在卢森堡注册,并受到CSSF监管,其中包括贝莱德、邓普顿及富达这样的巨头,CSSF拒绝透露细节,但指出尚未收到任何UCITS基金要求参与沪港通的申请。
   有市场参与者指出,CSSF希望可以确保欧盟旗下的投资者,一旦股票托管行或交易所破产,可以收回资金。该会质疑沪港通是否符合欧洲有关保管资产的条例欧盟可转换证券集合投资计划(UCITS),但部分托管行已表明不能确保。实际上,从托管行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银行业是由政府背书的,根本没有破产倒闭之说,就交易所而言,更是国家的所属的事业单位,也没有破产倒闭之说,因此这个担忧是完全安全可以消除的.
    实际上, 从风险考量来说, UCITS更加关注(1)交易对手风险;(2)市场风险;(3)发行人风险;(4)流动性风险.因此笔者认为欧洲基金还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存忧太多过虑,连申请交易都没有提交,因此他们的担忧不是一般的担忧,对风险担忧还是十分强大的。大到连申请交易资格的兴趣都没有。这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深思。
  从交易对手来说,虽然笔者不理解其真正含义,但是应该是指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中国资本权贵凭借其自身优势,提前获取消息,依靠内幕交易取得暴利一直被投资者和市场人士所谴责,但是由于内幕交易实在太多,管理层是自顾不暇,其次是管理层监管思路问题,一者内幕交易者非官即贵,执法人员往往不愿得罪,内幕交易已经成为内地股市的一大毒瘤,因此市场参与者注定天生就是不公平,内幕交易者获取暴利,就意味着市场有投资者出现巨亏;从股价操纵来说,大资金已经是形成惯例,凭借自己资金优势大肆拉抬股价,诱导投资者买入以后,就开始撤离,至于股价走势根本就不在操纵者的考虑范围之内.大资金只是考虑短期的价差而不管长期的收益,是以掠夺其他人利益作为获利的手段,而不是共同盈利为目的。
  发行人风险那就多了去了,一个是造假发行盛行,尽管经历财务核查,首批新股质量依然堪忧,不仅超过30%公司出现业绩变脸,而且很多公司上市首份财报就爆出巨亏,可见依靠财务粉饰上市不在少数,一上市就开始变更募投项目,让投资者无所适从,可见募投项目就是随便拼凑起来为上市而设的,如果募投项目都是随便拼凑凑的,公司未来盈利在哪儿?老股转让过多过滥也是值得警惕地,现在发行的11家新股有10家出现老股转让,最大转让比例高达74%,不知道上市是为了做大做强主业,还是单纯奔减持而来,减持过多意味着公司股价严重高估,也会让创业者失去创业激情,公司后续发展受到压制.
  上市以后,产业资本减持过多过滥已经成为市场谴责较多的地方,减持还勉强说得过去,更为糟糕的是产业资本利用各种消息高位减持后流一地鸡毛给投资者,更让市场失去信心,从经营来说,上市公司也好大股东也好,缺乏起码诚信义务,违规担保、转移资产、关联交易、违规占款,总之是想方设法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甚至掏空上市公司利益,上市公司缺乏诚信意识,违规披露财务造假屡出不穷,如莲花味精新中基南纺股份等等,最近的大热门是獐子岛突然之间8亿元扇贝失踪,导致企业从盈利到巨亏,但是投资者索赔难于上青天。欧洲股神就是因为中国企业诚信意识缺乏,最后折戟而归,晚年在中国股市马失前蹄,这对欧洲基金也是一个警示,一个巨大的负面例子。
  从市场风险来说,中国股市依然难以消除,最大障碍是IPO堰塞湖问题,虽然现在发行节奏姥姥被控制在每个月11家,但是行政干预一直被市场一些认识所指责,说起来是没错,行政干预不能太多,但是如果不加控制,任由发行人说了算,中国股市能承载得起无休无止得瑟IPO吗?答案显然是不行的,前几天就因为市场传言年底前证监会会加大IPO节奏,市场闻声开始调整,只要这个堰塞湖不除,中国股市走势就一直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而现在注册制一直被强调要尽快开始,但问题是目前制度并不具备,包括退市制度造假惩治制度投资者说索赔制度都还有所欠缺。实施注册制市场担忧新股加快不是没有道理,因此市场系统性风险依然存在。
  上千只大型欧洲基金由于受到欧盟监管,未能及时参与沪港通买A股,导致沪港通名存实亡,国际资金参与内地股市遭遇监管难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欧洲基金遇冷并不是个案,社保基金一直被市场寄予厚望,但在新的投资规划中依然没有进入股市的打算,只有彻底解决中国股市自身的问题,国际资金才会鱼贯而来,国内资金才会蜂拥入市,到时候沪港通也就不再稀奇,接下去是深港通和新沪通甚至是沪美通,然后是纳入MSCI指数,但是如果中国管理层不着重解决中国股市自身问题的局限性,即使推出沪港通又如何,国际资金依然避而远之,推出又有什么意义?!
    因此沪港通的推出,中国资本市场向国际市场开放卖出一大步,在监管理念监管制度上也应该与国际市场接轨,如果只是妄想资金接轨,监管不接轨,那恐怕资金也不会接轨,沪港通遇冷就是榜样,沪港通就失去了一大意义。

上一篇:关注银行股投资机会

下一篇:涨势趋缓 横向震荡几率增加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