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研发费用 温州宏丰打造“壁垒”

2017-03-06 16:53

  本报记者 张志伟

    3月3日,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州宏丰)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取得有效期为二十年,由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发的3项发明专利证书。公司表示,上述专利的获得表明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温州宏丰成为国内同行业首家获得美国发明专利的公司。

    公司注重技术的基因与温州宏丰掌门人陈晓的“务实”理念不无关系,温州宏丰董事长陈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以实业起家,技术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这些年,公司通过在技术上的投入,直接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依靠技术的力量提高了行业壁垒,”陈晓认为,因为扎实的技术实力,温州宏丰在国外客户眼中比同行更加具有竞争力,这也是公司拓展海外业务,进而树立“中国品牌”的基础。

    39项发明专利

    近日,温州宏丰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取得由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发的3项发明专利证书,分别为颗粒定向排列增强银基氧化物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纤维状结构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颗粒定向排列增强银基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温州宏丰表示,上述发明专利已在公司的产品中获得应用,对公司市场开拓和产品推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收到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表明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有利于公司专利技术在美国的保护,有利于公司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拓展,有利于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温州宏丰在报告中如此表述。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公司还收到《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关于表彰首届浙江省专利奖获奖项目的通报》(浙科发发〔2016〕203号),公司的发明专利“纤维状结构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得首届浙江省专利金奖,公司表示,该项奖项的获得,使得公司相关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确认,这既是对公司现有生产、研发技术水平和整体实力的认可,更为公司未来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查看公司以往公告发现,公司2015年12月15日公告称,公司申报的技术项目《纤维状组织结构银基氯化物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得“温州市技术发明奖”;2015年在公司201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陈晓向投资者透露,公司核心技术居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在此之前,温州宏丰还取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发明名称为“纳米Ag-SnO2电接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温州宏丰表示,上述发明专利已在公司的产品中获得应用,对公司市场开拓和产品推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除上述专利外,更早的还有公司曾取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发明名称为:一种银/镍/石墨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经过记者粗略统计,温州宏丰自2012年1月10日上市以来,对外发布获得专利及新产品奖项至少有6例,而从成立至今公司则已拥有39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3项。这些专利覆盖了材料组份设计、粉体处理、材料加工工艺、新型工艺装备等多方面内容,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到成型入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专利保护体系。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温州宏丰作为一家传统的制造业公司,这种对技术的持续与专注,在同行业公司中实属罕见。不过据记者实地了解,这或许与公司掌门人也即温州宏丰董事长陈晓一直以来的“务实”理念有关,陈晓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技术是一个企业的根本,通过提升技术,公司的产品成本大幅下降,这也同时帮助公司抵御了不利的外部环境,此外,技术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壁垒。

    每年上千万元技术投入

    查看公司财务报表显示,公司每年在研发上投入的金额均超过上千万元,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近5%。

    具体来看,2013年至2015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的金额分别为2927.09万元、3152.86万元以及2589.07万元,研发投入的人数也从2014年的109人增加至2015年的149人,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13年至2015年分别为4.42%、4.72%以及4.12%。

    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金额以及比例也在持续上升,根据公司2016年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温州宏丰在研发方面投入的费用已经达到1214.8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87%,研发费用投入比去年同比增长5.04%。

    对于在研发费用上如此大力度的投入的原因,陈晓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公司在技术创新以及产品研发上的投入能够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由于投入加大公司今年来也取得了大量的研发成果,多数研发成果已经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获得了保护,专利保护有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同时也助力公司实现打造“中国品牌”的长远目标。

上一篇:定增持续推进 蓝色光标业务有望再启正循环

下一篇:国际化触角抵达南美 蓝标国际与24x7 Comunicação达成战略合作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