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本报记者 刘琪
“风险定价与风险配置是金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而科技创新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创新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因此,‘风险’因素使得金融与科技创新产生了天然联系。”4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在“2023科创金融论坛”做主旨演讲时如是说。
该论坛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中信建投证券、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以“科技引领未来金融赋能创新”为主题,重点聚焦科技与金融创新融合发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创和金融产业互利共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演讲中,张晓晶建议,当前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补足:一是避免脱实向虚,降低金融相关成本,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二是发挥民营企业在承担风险与科技创新方面的先天优势,重点理顺国有主导的金融体系如何服务好民营实体经济以及科技创新;三是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在风险定价和风险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四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要遵循金融规律,金融功能的发挥正是在波动中实现的;五是假如技术发展完全由市场或金融法则决定,可能会偏离社会最优目标,因此还需要政府、社会、科学共同体等来进行适度干预和纠偏。
在以“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进科创生态优化建设”为题的圆桌论坛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需要改变金融的底层逻辑,即从基于物的信用,转向基于人的信用。科创活动、科创企业是基于人的创新,投入的主要是智力、知识和思想,基于物的信用,就会导致无论是贷款,还是上市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都会遇到信用不足的问题。大力发展科创金融,要先“道”后“术”,改变底层逻辑,然后才是模式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
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看来,技术可以极大拓展对产权的界定,这使得交易的范围更加广阔。前提在于,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共识,能够确保私人部门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使得创新不会被金融规则所异化,更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规则推动了金融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戎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着新科技新产业即将改变“赛道”的赶超机遇期,但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的内部约束,同时外部也面临着各领域激烈的竞争环境。为此,我们需要有为的政府和高效的市场。政府需强化创新源头供给,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在我国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交叠发展的情况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要共同发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军表示,金融支持对于产学研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关于科创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促进科创金融对产学研融合的全流程支持;二是,推动风险投资在资本市场上的发展;三是,提高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的人才储备。
上一篇: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地区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5584.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