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央行逆回购加码护航流动性平稳跨季 业界预计4月份为降准重要窗口期

2022-03-31 02:10

    本报记者 刘琪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告称,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这也是央行连续第四个工作日开展千亿元级逆回购操作。

    3月25日到3月29日,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金额分别为1000亿元、1500亿元、1500亿元。而3月25日至3月30日,逆回购到期金额分别为300亿元、300亿元、200亿元、200亿元,故前述四个工作日均实现净投放。

    对于近期央行大力度的逆回购操作,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权益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大,部分领域流动性有所收紧。虽然我国1月份至2月份经济数据表现较好,但经济增长尚不稳固。3月21日召开的国常会强调“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此时适度加大流动性投放,有利于稳定融资成本、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此外,临近月末和季末,金融机构面临宏观审慎评估考核,短期资金需求量有所增加,增加跨季流动性,有利于缓解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状况,可以稳定市场预期和货币资金价格。

    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也确实呈现趋紧局面。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3月24日,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DR007)为2.0366%,3月25日则走高至2.216%。随着央行逆回购放量,DR007逐步回落,3月28日、3月29日分别为2.1891%、2.1816%。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看,3月24日隔夜Shibor报2.005%,3月30日隔夜Shibor报1.557%,为月内最低点。

    “在央行提供流动性后,目前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利率走势逐渐稳定。进入4月份后,通过逆回购大规模释放流动性的必要性将有所下降。”王有鑫预计,下月初,逆回购将逐渐回归至常态化低量操作水平。

    展望4月份流动性,东北证券称,4月份,主导银行间流动性的核心因素为财政存款变化,虽然4月份为传统缴税大月,但今年受财政前置影响,财政发力将对超储形成支撑,故4月份财政收支方面并不会造成明显的流动性缺口。

    王有鑫认为,影响4月份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为财政存款变化和公开市场操作到期金额,预计财政收支变化对流动性的影响有限。整体看,4月份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相对充裕状态

    “受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影响,预计3月份经济数据有所回落,货币政策整体基调将稳健偏松,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大力度。”王有鑫表示,特别是在美联储5月份或加息50个基点背景下,4月份将是降准的重要窗口期。目前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强势,跨境资本流动性整体稳定,为降准提供了可行性。

    东北证券研报中亦认为4月份降准窗口仍在。其一,从海外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影响来看,在央行的相关表态中不难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思路为“内部均衡为主,兼顾外部均衡”。而参考2018年中美经济和货币政策的错位,似乎可以发现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对中国降准的约束较降息相对较小。故在当前中美经济再次错位背景下,中国降准具有可行性,而当前人民币的相对高位也进一步巩固了这种可行性。其二,从国内经济基本面来看,出于稳定市场预期、巩固此前宽信用初步成果和对冲疫情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原因,降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上一篇: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下一篇:六位首席展望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有抓手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