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主持人孙华:日前,商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线下零售、住宿餐饮、外资外贸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支持举措,帮助相关行业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推动行业复苏与高质量发展。今日本报就金融机构如何进一步落实好再贷款、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等政策情况给予解读。
本报记者 刘琪
为进一步加大对线下零售、住宿餐饮、外资外贸等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企业的支持,做好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商务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线下零售、住宿餐饮、外资外贸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结合三类主体特点,鼓励金融机构继续落实好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等政策”。
“线下零售、住宿餐饮、外资外贸这三类市场主体的主要业务都不同程度涉及当面交易和接触式消费,尤其是线下零售和住宿餐饮两类,外资外贸领域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也需要与客户直接接触。”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看,这三类市场主体都受到了疫情的持续冲击,前两类主体尤甚。
去年,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普遍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为增强服务中小微企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央行创设了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0年6月份政策出台以来至2021年6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按月操作,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资金145亿元,支持其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本金共计14478亿元,减轻了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按季操作,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2215亿元,支持其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共计6204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2020年至2021年6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11.8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6.9万亿元。
对于金融机构如何进一步落实好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等政策,陶金认为,金融机构应继续本着让利实体经济的精神,加强申请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加大普惠金融业务拓展,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加大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为扩大覆盖面,就必须减小户均贷款规模,因此发展线上化、标准化、高效率的产品不仅是短期落实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渠道,也是长期中服务实体经济、小微企业融资的必然手段。
此外,《通知》提出“研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小额度、短期限、多频次、快放款、轻担保的专项融资产品”。
“小额度意味着普惠金融覆盖面扩大,使更多小微企业受惠,短期限能够迎合一部分现金流短暂紧张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征。多频次、快放款能够让小微企业尽快获得救助信贷资金,以渡过暂时难关。轻担保则能够满足典型小微企业轻资产的信用特征,让产品真正落地。”陶金表示,短期看,小微企业信用条件差、风险大,集中开展小微信贷业务时,若风控工作不到位,容易形成不良贷款的集中积累。但从长期看,普惠金融业务市场的发展具有确定性趋势,银行若想在未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小微信贷业务是必然要深耕的领域。因此金融机构必须针对小微信贷市场的特征,深化应用金融科技,研发出适合的产品和服务,以持续获得市场份额。
上一篇:外汇局:7月份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382亿美元
下一篇:美联储表态年内或将启动Taper 专家预计黄金将面临“跌多涨少”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