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全国政协委员邓中翰 摄影/刘琪)
本报两会报道组 刘琪
在3月15日上午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集成电路、芯片是信息革命的核心技术和主要推动力。在当下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如苹果手机、谷歌围棋机器人,其背后都是由许多的芯片在支撑着海量的计算、处理、传输和通讯。
邓中翰说道,每年我国进口的最大物资不是石油、粮食,而是芯片,每年达2000多亿美元,折合1万多亿人民币。在未来,更让人担忧的是,没有芯片的安全就没有信息的安全,没有国家的安全。
据邓中翰介绍,1999年他和“星光中国芯”团队回到祖国,致力于自主芯片研发工作,申请了几千项专利,将数亿枚芯片打入国际市场,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近期,团队围绕人工智能研发了“星光中国芯”智能一号,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处理器。今年还将发布能耗更低的智能二号,运行速度达到16倍。基于芯片的能力,他们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牵头制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的国家标准,成为该领域世界上首个制定标准的国家,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发挥了作用。
“我们在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总体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邓中翰对于未来工作的开展表示,第一,要在成熟技术路线上追赶国际巨头。第二,要在市场旺盛的新兴领域与国际巨头并跑,争取弯道超车。第三,要有换道超车的思维,敢于在国际前沿的无人地带自主创新,制定标准,打造新动能、新模式、新产业链,在无人地带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