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品钛纳斯达克上市 金融科技公司向B端转移趋势明显

2018-10-27 00:16

    ■本报记者 李冰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5日,中国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品钛(PINTEC)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挂牌上市,股票代码PT。品钛发行价为11.88美元/股,开盘价为14.35美元/股,收盘价则报12.49美元/股,较发行价上涨5.13%,市值4.68亿美元。成为今年上市的第一家ToB(指服务面向企业)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

    在面向零售客户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的背景下,面向机构客户的TOB业务被认为是万亿元级别的市场,品钛此次上市是该公司的一大步,对于国内服务B端的金融科技市场而言,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成今年上市首家ToB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

    招股书显示,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推广以及其他用途。

    资料显示,2016年6月份,积木盒子母公司品钛集团成立,定位为智能金融服务商。同年9月份,为了专注开发服务于金融机构的独立技术平台作为其核心竞争力,品钛集团一分为二,分拆后的两家公司名字分别是积木拼图集团(下属积木盒子、积木时代、企乐汇等业务)与品钛集团(下属读秒、璇玑、虹点基金、麦芬保险等业务),董骏任积木拼图集团CEO,魏伟任品钛集团CEO。一边金融、一边技术,形成了现有格局体系。

    招股书显示,2016年,品钛的全年总收入为5490万元人民币,2017年的全年总收入达5.687亿元人民币。2018年上半年,品钛实现总收入5.7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盈利方面,品钛2017年亏损5380万元人民币,较2016年降低了69.2%,而2018年上半年则实现了3250万元盈利。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7、8月份的业务规模和营收受到近期行业调整的影响而有所下降,9月份则开始出现恢复的势头。

    品钛的收入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提供个人与小微企业信贷系统服务获取的服务费(包括信贷评估和贷后管理等服务);提供场景消费分期系统服务获取的费用;财富管理系统服务费。

    品钛对于自己的定位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独立科技服务平台,为商业机构和金融机构提供高效、智能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帮助机构客户触达并服务众多的终端用户。”提供五大类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服务,涵盖智能投顾、智能信贷和智能保险经纪等。以信贷解决方案为例,解决方案包括:流量路由、数据处理、风控、信用定价、资金路由、金融机构独立信贷评估、客户运营、还款管理、贷后管理九个模块。每个模块可成独立产品,亦可成整套方案。

    截至2018年6月30日,品钛的商业机构客户达183家,金融机构客户83家,包括去哪儿、携程、中国电信翼支付、唯品会、小米、民生证券等。通过品钛信贷解决方案来获取贷款服务的注册用户达到2510万,经由各类解决方案累计完成的贷款总量达到292亿元人民币。通过合作伙伴使用品钛财富管理解决方案的用户达到17.6万人,交易金额48亿元人民币。

    有业内人士认为,品钛的上市会提振ToB金融科技公司的上市的信心。

    ToB市场的“硝烟”

    随着金融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偏重于“金融”与偏重“科技”的两种发展路径也日渐明晰。

    艾瑞咨询首席分析师李超分析称,在ToC(服务零售客户)市场已经趋近饱和的情况下,市场正显露向ToB蓝海市场转换的趋势,这一转换意味着数字化企业服务的空间才刚刚打开。

    金融科技兴于ToC。但如今,ToC已经成为一片红海,而服务B端(金融机构客户),被业内认为是万亿级的市场。

    从互联网巨头的布局来看,金融科技也有向ToB转移的明显趋势,金融科技新阶段的竞争核心已经转向深入服务B端客户。

    不过,放眼B端,热门公司已经群雄并立,竞争走向白热化。要想“分一杯羹”,面临着更高的门槛和技术实力,以及更大的风险承载能力。目前共有四大类机构参与其中。

    第一类是BATJ等互联网巨头。蚂蚁金服在2017年6月份宣布“只做Tech,不做Fin”,同时开放蚂蚁财富,当时就已经有十几家机构接入;2018年4月份,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表示,专注做ToB业务,并加速对金融机构的开放,已经合作超过400家银行;百度金融也完成拆分,其智能金融在加速ToB业务的扩张。

    第二类则是较早进入互联网金融的专业金融科技公司,如新近上市的品钛。第三类是,传统金融机构,例如招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均已有自己的金融科技平台。第四类是新型的民营银行,以微众银行为代表。资料显示,微众银行早在2016年就建立了“微动力”金融科技开放平台,协助中小银行更快、更低成本地实现“互联网+”战略。

    业内专家表示,在个人客户端基本饱和的情况下,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将为偏“科技”的金融科技企业带来新机遇。目前互联网领域C端的流量红利已经结束,并且C端业务创新较为缓慢,因此B端业务突破对互联网公司长期发展尤为重要。

上一篇:扎堆海外的“支付们” 谁在动海外“退税”这块乳酪?

下一篇:余额宝11只新基金增长超1400亿 天弘基金规模下降为主动分流结果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