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直击共享出行痛点 科技+保险助力安全发展

2017-12-08 11:26

    本报记者 冷翠华

    2017年是共享出行集中爆发的一年,作为正在颠覆革新交通出行方式的行业,备受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关注。12月7日-8日举行的2017中国共享出行国际峰会吸引了大批行业专家、观察者及创业者等多方人士。

    近年来,“共享经济”理念的不断渗透,“绿色出行”在国家层面被大力倡导,共享出行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17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共享汽车分时租赁模式。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2018年,包括共享汽车在内的全球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将达5200亿美元,其中,中国这一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2300亿美元。

    巨大的共享出行市场前景令人期待,同时,安全问题是促进共享出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众多共享出行企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

    公开报道显示,仅中国汽车共享出行领域,2015年产生816万单,2018年预计可达3700万单;而共享单车用户2016年为2800万人,2017年截至目前已经突破2.09亿人。共享出行在缓解交通压力、解决用户出行等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每天真实发生、超过5000万人次的共享出行面临着严峻的风险保障需求。

    针对这一领域的风险保障需求,互联网保险平台海绵保为共享单车、共享巴士、共享电单车等共享出行平台设计并发行了“共享出行保”,如哈罗单车、嗒嗒巴士等共享出行平台均应用了海绵保的共享出行解决方案。

    海绵保创始人兼CEO许贵生表示,出行行业的保险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范围广、出行行为频次高、保障时间段精准、活动轨迹数据高等特征,这些都对共享出行保险产品多样化和技术稳定性以及即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海绵保通过挖掘不同的场景需求,根据不同的场景特点、共享出行平台的不同需求设计并发行多种风险保障的共享出行解决方案。同时海绵保通过开放平台与共享出行平台连接,以“订单绑定”的形式,做到实时、无感知的投保,打造用户极致的体验。“每一次消费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张碎片化的保单”在共享出行领域得到了非常好的实践。

    同时,海绵保还基于大数据模型结合算法动态监控保险赔付率,适时调整保险方案。“共享出行行业的保险不只是简单的车险、责任险、意外险等打包方案,更多的是需要通过精准的数据挖掘,动态调整保险方案,做到‘千人千面’。”许贵生表示,这些模式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海绵保上线了保单整合系统,通过机器记录学习整理数据、整合保单,缓解保险公司的IT压力,降低三方的运维成本。

上一篇:保险业“寻梦”大健康 瞄准垂直领域商机

下一篇:华泰保险声明:“被接管”纯属谣言 将报案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