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海绵保陈明光:场景消费保险关键是赋能

2017-10-26 11:47

    本报记者 冷翠华    

    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举办的保险创新“实验室”系列培训活动中,海绵保总裁陈明光分享了海绵保的场景消费保险探索之路。他指出,场景消费保险的关键是赋能,即通过先进的保险科技构建智能保险平台,赋能场景中的关键角色,借助保险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服务场景消费人群。

    据介绍,场景消费保险的发展跟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密不可分。互联网保险发展已经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是1997年-2005年,1997年中国保险信息网正式运行。首张网上投保意向书出现;探索阶段是2006年-2011年,保险电商平台兴起,以线上渠道为主要方式。发展阶段是2012年-2013年,互联网保险依托保险公司官网、保险超市、门户网站、O2O平台、第三方平台淘宝旗舰店等多渠道展开发行;引爆阶段是2013年-2017年,2013年,首个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成立;2015年,3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成立,同时,最早专注于场景消费保险的互联网保险平台涌现并纷纷获得投资;BATJ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并以轻体验、智能化为主要特性。2017年9月28日,众安上市,保险科技第一股出现。而“互联网保险”的说法也在这一年被“保险科技”所取代。

    得益于保险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全新场景,场景消费保险的市场规模正在获得突破,而互联网场景下的消费模式也在发生新变化。如何实现场景消费保险的新突破和企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陈明光认为,海绵保在多个场景中的摸索和实践表明,场景消费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赋能,即通过开放系统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运营立足于保险科技平台,而真正服务的是中小企业及其场景用户;以赋能为手段,平台与中小企业最终将会形成协同网络,做到生态共赢。而如何实现赋能,陈明光认为,“互联网思维”结合“保险科技应用”可为企业客户提供完全契合场景的保险工具及产品,实现保险的赋能之路。

    首先,互联网思维贯穿“设计、承保、投保、理赔”等全环节,以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思路设计保险产品。以细分场景作为切入口,通过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让保险产品的体验,不再晦涩难懂,而是轻松的、一键操作的,就像电商购物或共享单车一样,扫码就可以直接购买或骑行。以海绵保的驾考宝为例,其产品设计针对4个科目的风险全部都保,而传统保险产品往往只敢保科目一或者科目四这两个通过率很高的科目。因为拥有了科技和渠道的成熟条件,基于互联网的驾考宝才敢真正直面驾考的痛点,并提供相应的产品。

    其次,保险科技的应用。保险是非常古老及传统的行业,作为金融科技的子集,保险的科技应用及互联网化的起步比较晚。而随着技术的革新,保险科技也将随之增长。借助保险科技的应用,场景消费保险的发展将会更加多元及便利。大数据及云计算的应用,实现“千人千面”的动态保费;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将过去的“不可保”变得“可保”;可穿戴设备、手机、移动App的普及都更加利于场景消费保险的发展及创新。据TechNavio预测,2016年到2020年间,全球保险科技市场将以10%的年复合率增长。而OliverWyman则预期,2021年中国保险科技市场规模将达到1.41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1.2%。

    随着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纷纷加入,借助其巨额流量和多样场景,消费者教育和市场培育将会引爆整个保险科技市场。场景消费保险的探索之路也将迎来全面爆发,届时,将真正实现每个消费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张碎片化的保单。

上一篇:保险监管新趋势:保单中心转向账户中心

下一篇: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7.4% 新业务价值增长35.5%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