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魅族等多家手机企业跨界“造车” 瞄准背后大出行生态

2022-10-27 22:11

    本报记者 贾丽

    10月26日,手机“玩家”魅族大规模招募汽车人才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也被外界认为是其跨界造车的前期筹备。对于“造车”的说法,魅族内部人士近日对外回应称,公司确实在储备和招募汽车相关领域的人才。

    魅族在3个月前被吉利旗下湖北星纪时代收购,其进入汽车业务板块也不令人意外。魅族科技CEO黄质潘曾表示,魅族未来会把研发重点放到核心技术上,包括硬件、软件方面,会持续打造操作系统FlymeOs,并且会将这一系统拓展到汽车领域。

    实际上,不仅是魅族,今年以来,vivo、华为、小米、黑莓等多家手机厂商也均在入局或加码布局汽车相关产业,这背后均指向一个庞大的出行生态圈。

    整车还是零部件?

    目前,手机老牌企业魅族正在发布涉及多项汽车人才的招聘信息。记者注意到,魅族此次招聘的职位,包括车载系统产品经理、高级智能座舱测试工程师、新能源汽车销售顾问等超8个职位,招聘月薪从1.2万元-4.5万元不等。

    “从此次魅族招聘讯息来看,其重点招聘对象为智能座舱、零部件等新兴及时下供应紧张领域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其正在进行从系统及部件研发再到销售的汽车产业链布局。”汽车有文化创始人周海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今年7月份,吉利旗下湖北星纪时代在宣布收购魅族,持有其79.09%的控股权后,魅族就开始加快在汽车领域研发的步伐。今年以来,魅族陆续申请了多项与车辆相关的专利,涉及自动清洁、人脸识别、视频通信等。

    虽然魅族在汽车领域上动作频频,不过其并未正式公布会造整车,而是释放出将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及协同,乃至跨界打造生态链的信号。魅族科技CEO黄质潘在公司被收购完成后的现场沟通会上曾表示,魅族重点打造的操作系统FlymeOs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是在大出行生态上的扩展。

    “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减弱,手机厂商均在寻找第二业绩增长曲线,多在为智能汽车市场需求的放量及供应链稳定做前瞻性布局。吉利收购魅族,也与苹果、华为、小米的车联互通‘玩法’相似,布局跨界用户生态链。”周爰咨询合伙人杨思亮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也不排除魅族会推出智能概念车型,对吉利汽车家族进行补充。

    手机厂商“造车”路径浮出水面

    纵观全球市场,目前大多头部手机厂商均踏入了汽车领域,且不断跑马圈地。

    10月20日,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平台中表示:“汽车行业的本质将从机械演变为消费电子,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顶级企业。”目前,小米已宣布,其汽车项目落户北京经开区,并自建工厂,工程样车已基本完成,进入软件集成阶段。雷军还宣称:“2024年小米将进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智慧芽数据显示,小米汽车自成立以来,申请汽车专利超125项,其中约70项与自动驾驶相关。

    另一家手机厂商华为与重庆小康集团赛力斯合作推出了问界品牌,目前已经推出了M5与M7两款车型,今年9月份发布了首款纯电车型问界M5EV。华为也与塞力斯合作,主导设计、渠道、技术,并搭配智能体系,成为供应商角色。另外,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小米关联公司也在汽车芯片半导体、零部件等领域频频出手,入股裕太微、旗芯微等企业。

    苹果虽已早早进入造车领域,但在寻找代工企业和组建团队上一波三折;而vivo则以投资方式间接入局。9月26日,港交所文件显示,国内第三大动力电池厂商中创新航港股IPO获足额认购。在15名基石投资者中,vivo以1亿美元的大手笔投资吸引了市场的注意,被视为造车的前奏。今年4月份,vivo还公开了自动驾驶相关专利,并且其还拥有自己的车机系统JoviInCar。此外,OPPO、LG、三星、格力等造手机的厂商,也均已在汽车领域有不小的动作。

    “当前,企业跨界造车有多种路径。帮助车企造好车,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与传统车企联手造车,提供智能化技术;独立造车,如小米等自造工厂,并进行联合布局;投资并购,完善汽车与手机协同生态链等。在这些路径与模式的背后,手机厂商均在进行大出行生态布局。”周海滨认为。

    “手机企业跨界主要目的是拓展商业边界和市场想象力,尤其是拥抱风口行业,有望实现市值和估值的双升。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行业的赛道将持续交织,成为出行生态的入口,并形成多终端生态场景,在智能汽车高速发展之下,将带来巨大的产业链经济拉动效应。”杨思亮表示。

(编辑 张钰鹏 白宝玉)

上一篇:苹果iPad“失色” 国产平板品牌奋力抢占市场

下一篇:华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458亿元 终端业务下滑趋势放缓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