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本报记者 贾丽
受纸浆原料价格上涨及多家造纸企业突然宣布停机检修等影响,国内造纸行业也迎来新一轮涨价潮。而这一涨势或将在今年全年持续。
铜、钢、铝、塑料、面板等原材料成本一路上涨,如今纸箱也提了价,让毛利趋低、业绩承压下的家电巨头们雪上加霜。家电企业欲提价的消息一时四起,甚至被传“一周一个价”。
今年内,家电产品已经迎来了三波价格上涨,是否会在夏季来临前再一次被提价?让原本忙于打价格战的家电企业,放弃低价战略主动提价,背后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产业又在酝酿怎样的变化?
纸价上涨加重成本负担
家电年内涨三次部分涨幅超45%
继塑料、面板之外,今年5月份,国内造纸行业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消息显示,此次包装纸、文化纸等多品类全线上涨:5月24日起瓦楞纸等品类涨250元/吨,国内不少中小纸厂纷纷跟涨,部分纸厂还要求原有未完成订单在此调价范围内。
对此,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纸业本就利润微薄,在人工、原材料成本提升的情况下,企业也面临压力,部分企业为了抵御风险甚至放弃了接单。造纸企业已经进行了几轮的提价,对下游终端企业的影响是较大的。家电产品都需要纸箱包装,纸企涨价潮会增加家电厂纸箱的价格,从而增加家电产品的综合成本。截至目前纸箱价格至少涨幅30%,将会推动家电产品继续涨价。”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纸的价格上调,废旧纸箱每公斤超2元,处于历史最高点。纸和纸箱价格的上涨,直接造成电商成本上涨七成多,而纸箱是家电企业生产包装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采购物资,其价格上涨也致使家电企业的利润再次受到挤压。
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自去年9月份以来,电视已经涨价三次了,每一次涨幅都在5%-15%之间,部分高端彩电的涨幅已超45%。不仅不同家电品类涨幅不一样,即使同一个品类不同规格产品涨幅也会有所不同,产业还面临核心零部件缺货等情况。部分白电企业也对自家产品进行了三轮以上的提价。
今年以来,终端家电厂商就多次对外透露出提价的意愿。
截至目前,包括TCL、海信、美的、奥克斯等在内的多家国内厂商已进行多轮调价,或发布涨价通知。其中,TCL在今年1月份就宣布对冰箱、洗衣机、冷柜进行价格调整,上调幅度为5%-15%。海信方面表示,部分产品的调价幅度为10%。美的冰箱事业部也对外表示,美的冰箱产品价格体系上调10%-15%。志高美博等二三线空调宣布涨价100元-300元左右。
“一天一个价,还不至于,但是白电销售旺季即将到来,白电的价格势必会在5月份、6月份进行一波上涨。”一位白电厂商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
奥维云网(AVC)消费电子事业部研究总监揭美娟表示:“纸企涨价虽然增加了家电业的包装成本,但对大家电的影响还是相对较小,因为包装在大家电产品的成本中占比低,但小家电客单价低,包装成本增长将产生更直接的压力。家电产品在2021年均价保持上涨,但各品类上涨幅度不同。彩电品类由于面板和芯片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更大,所以零售市场均价涨幅也较高,今年前4个月,彩电零售均价同比涨32.9%。冰箱、冷柜、洗衣机、空调主要来自金属原材料涨价,成本压力较彩电小,均价涨幅也小于彩电,涨幅在10%-20%之间。此轮纸箱价格上涨,小家电将更为承压。”
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纸企涨价会提高家电企业包装成本,加重家电企业的成本负担。家电业去年下半年以来就开启了涨价模式。但家电涨价不会一直持续,部分家电企业还在以低价战略清库存、抢市场。今年,家电市场会呈现低高产品两极化更为明显的趋势。部分低端和老款产品会被家电企业拿出来在线上清库存,而随着研发新品智能系统的提升,智能化显著的高端产品的售价将会比预期更高。”
产业震荡中产生变局
成本压力是否应该转嫁消费者?
实际上,不仅是纸业,今年以来,铜、铁、铝、不锈钢、锌合金、塑料等原材料都出现大幅度涨价。而这些均是生产家电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占据家电产品营收成本的8成以上。原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传导到家电产品,引发产业链集体震荡。
国家相关部门也注意到此情况。5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等五个部门召开会议,联合约谈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重点企业,要求带头维护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秩序,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播涨价信息,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
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表示,此轮原材料上涨波及产业相对较大,近乎覆盖家电全产业链,不仅是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也将上涨。“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崩溃,一些家电和科技企业由于无法采购到相关的元器件,供需关系的失衡导致元器件采购成本上升,推高了行业的产品成本,不得已,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全球的极端天气,火灾等事故频发,导致元器件的短缺,同样导致元器件的成本上升。另外,全球物流体系尚待完全恢复,让产品制造周期加长。”
周锡冰还认为,“除了原材料上涨,家电行业是否涨价,主要取决于家电行业企业,尤其是家电巨头能否从技术创新、规模优势、产品研发流程等环节中消化掉因为诸多因素导致的成本上升。”
“涨价、缺货背后是产业链的供需关系调整,上游供需逆转,其压力将传导至产业链下游各环节;对终端家电企业而言,虽然成本压力增大,但企业也迎来产品结构调整的机会点,未来竞争将回归产品价值本身,从而引导消费升级,使行业向高质量、高品质、高利润方向发展。”揭美娟称。
丁少将认为,家电企业集体提价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而头部企业也或将借此重塑格局。“上游原材料以及下游家电业的涨价,短期看是上游产能不足造成的,中长期看则和产业链供需不平衡的架构以及疫情背景下全球经济不稳定运行相关。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弱、供应链议价能力有限,会受到更大的冲击,这一轮涨价潮也会成为头部企业提升品牌集中度的契机。”
周锡冰则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产业格局的影响将十分巨大。“成本上涨将加剧头部企业的创新和竞争优势,掀起新一轮行业洗牌,马太效应更加明显。不过,一批创新能力很强的二三梯次的中小企业,将顺利突围,加入一线企业阵营中。”
(编辑 崔漫 白宝玉)
上一篇:618前夕快递业再掀价格战 极兔烧钱搅局拉低行业利润
下一篇:联想中国区加速转型新业务 新财年目标是智能产品营收提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