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默认分类

格力家用空调技术领域再获核心技术突破 加快推进中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

2021-04-30 19:17

    本报记者 贾丽

    4月30日上午,在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颁奖仪式大会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代表主办方为格力电器-清华大学联合团队颁发最高奖。此次获奖标志格力在家用空调技术领域再获核心技术突破,应用该技术将加快推进中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难题提供创新的中国制冷解决方案。

    初步完成从“制冷大国”向“制冷强国”的转变

    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组委会主席IainCampbell表示:“本次大赛中,获奖团队格力电器-清华大学联合团队共同研发的“零碳源”空调技术能够使得空调对气候的影响降低85.7%,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更经济的制冷解决方案。”

    据了解,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由落基山研究所(RMI)、印度政府和使命创新(MissionInnovation)联合发起,旨在探索突破性创新制冷技术,将家用空调的气候影响(包括空调电网用电量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和制冷剂温室效应的直接排放)降低至当前市场空调水平的1/5以下,从而解决因家用空调制冷需求不断增长而带来的气候威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制冷学会理事长江亿表示:“作为中国制冷行业优秀代表,格力电器和清华大学获得这一成绩,充分表明了我国在制冷领域的创新能力、研发和制造能力已经站到了世界的最前列,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制冷大国’向‘制冷强国’的转变,更加充分地证明中国确实能够在全球制冷行业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中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王毅表示:“在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制冷行业应该发挥更重要的行业引领和国际合作作用。而本次获奖的格力“零碳源”空调技术在推进这一重任上是恰逢其时,将有利于加快实现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的‘碳中和’事业。”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强调了科技进步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进步,尤其是在于颠覆性的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制冷技术的进步对于推进节能减排事业、加快提质增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大赛的宗旨是推动绿色产品应对制冷挑战,获奖团队的创新技术突破将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地。”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感谢技术团队的执著追求,才能使我们取得制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主创新的指示下,格力目前已经获得18项核心制冷技术的突破。在坚持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才自主培养,不断攻克并掌握空调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环境友好、舒适节能的技术和产品。”

    提及格力的技术研发理念时,董明珠说:“本次获奖的格力‘零碳源’技术于2012年开始着手研发,目前相关技术成果已成功服务于全球6000多个项目。未来,格力将继续以‘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来做技术研发,将更先进、更节能的制冷技术和世界分享,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格力“零碳源”助力“碳中和”消减1160亿棵树100年碳汇量

    据了解,到2050年全球的家用空调需求量将增加到45亿台,制冷需求的不断增长将给全球环境治理带来巨大挑战。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成为落实“碳达峰”行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落脚点。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领导人峰会”上对环境保护提出了下一步指示:“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

    而本次获奖的格力“零碳源”空调技术突破了传统空调技术的能效极限,为湿热地区乃至全球提供了更为经济可控、环境友好、舒适节能的创新制冷方案,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相应的技术储备,具有深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大赛主办方预测,到2050年,普及碳排放低至传统空调1/5的空调技术,有潜力在2050年前实现累计全球碳减排达1000亿吨,约相当于1160亿棵树100年的碳汇量,或约相当于中国森林总碳汇量的3倍,并有望在2100年减少全球温升0.5℃,在为用户带来节能舒适生活的同时,助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事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董明珠表示:“创新永无止境!格力在空调领域始终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不断挑战自己,致力于为消费者创造美好生活。从2012年起,我们开始研发‘不用电费’的光伏空调。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快对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探索,争取实现未来所有家电产品都能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加快对制冷行业在‘零碳发展’上的标准制定和技术规范,加快推动行业进步。”

(编辑 李波)

上一篇: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0% 紫光国微深化智慧芯片产业布局

下一篇:“五一”热门城市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0% 私家团火爆“盲盒”搜索量暴增40倍

转载 阅读(0) | 评论(0) 关键字:

免责声明: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数据及图表)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等侵权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3164116989@qq.com。博主所发内容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证券日报网提供博客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证券日报网博客互动平台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证券日报网无关,请各位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昵称:  登录 | 注册

减少编辑区域 增加编辑区域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00字以内)